孩子爱哭,这是家长最讨厌的。不少家长一见到孩子哭,往往不是训斥,打骂,就是无原则的有求必应,直到孩子破啼为笑为止。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是不妥当的。
孩子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三至六岁的幼儿,哭的原因就要复杂得多。生病了,身体不舒服要哭,受了批评指责或同别的孩子吵架也会哭;有时做错了事,如打碎了东西,他会吓得直哭,还有的欲望得不到満足时也要以哭来“要挟”。因此,要纠正孩子爱哭的毛病,必须因不同情况而异。
对身体不好,情绪不佳而哭的,家长应从增进健康入了手,排除孩子哭的原因。如果孩子是因为某种意外事故,如摔跤、跌倒擦破了皮而哭泣,家长也不要大惊小怪,可先稳定一下孩子的情绪,安慰他说:“这一点小伤不要紧,自己能爬起来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妈妈给你搽一点红药水就好了。”孩子听妈妈这么一讲,心里就会安定多了,而不至于因为摔了一跤而哭个不停。
对那些习惯把哭当作要挟家长工具的孩子,家长则应不妥协不让步,拒绝他的要求。这时,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都要采取一致的态度,谁也别看他,别理他,也不说任何劝慰的话。孩子哭了一阵,见“法宝””不灵了,目的达不到,他就可能不哭了,自动“收兵”。不过,他也可能试探试探,更加剧哭闹。这时,家长如果仍不理他,那必会使孩子从中接受“教训”,就会改掉爱哭的毛病。
有的父母怕孩子哭坏了身子,往往心一软又迁就了孩子,结果导致孩子今后哭得更厉害,这是很要不得的。当然,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要仔细分析,对合理的要帮助他实现,不能一概拒绝,置之不理。对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哭,有时可能也是无理要求,但可适当地用转移注意目标的方法而使他停止哭泣。
孩子爱哭,特别是习惯于把哭当作要挟家长的工具的,大多是因为不良教育的恶果。所以,要纠正孩子爱哭的毛病,关键是家长要先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自身的教育上去检查方法是不是正确的。
大家生活中是不是经常看到这一幕:小朋友因为一些事哭闹不停,家长刚开始还温声细语的安慰,奈何孩子太小无法表达或者家长觉得事情很简单不值得哭等等原因。在哭声中,家长的耐心一点点耗尽。开始有些不耐烦,甚至后来就各种威胁。
例如:“有什么好哭的,再哭我就不要你了!”“这点小事,哭哭哭……你还有完没完了”“不许哭,再哭揍你了啊!”面对这样的大声喝止,小朋友就会害怕的强压住哭声,可伤心的感觉还是很难控制住,最后小孩子的整个身体都跟着一阵阵的抽搐。
流眼泪对孩子来说是天然的疗愈方式。 当孩子通过哭宣泄心中的不愉快时,就好像卸掉心头一个沉重的包袱。哭好了的孩子。脸上会再次绽放轻松的笑容,理智也会重新恢复。
可很多时候我们却受不了孩子一直哭,这是为什么那?《童年不缺爱》中有提到两个原因:
一种是:源于我们童年时一些情绪不被接纳的经历,这些经历让我们打心底觉得,哭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另一种是,孩子的大声哭泣会让我们觉得我们太失败了,没法让孩子开心,没能力让孩子好起来。如果这时恰巧有旁观者来劝孩子不哭,我们的压力就会更大。
正如书中所说: 哭真的只是孩子发泄情绪的方式,我们没有义务让孩子每时每刻都快乐。
所以在努力让他不哭之前,首先我们得允许他可以哭,允许他有负面情绪。如果此刻我们放弃停止他哭声的一切行为。只是认真的陪着他,倾听他,反而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倾听他的负面情绪,我们具体可以怎么做那?
(1)确保我们自己情绪稳定且充满能量
在孩子深陷情绪中时,我们要学会反映他的感受,而不是下意识的做出反应。反映是像镜子一样看到孩子的情绪;而反应更多的是指被孩子的情绪惹恼,下意识的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讲道理,威胁,劝阻等。
(2)向孩子温和的传递我们的爱与理解。
孩子哭泣时,我们向他传递爱与理解的方式有很多,它可以是做一些肢体动作,比如拥抱孩子、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看着他的双眼并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也可以说是说一些共情的话语,让孩子知道,家长懂得他是怎么回事;还可以重复的说简单的话语:“我知道我知道妈妈在这儿!”
当然,所有的这些外在的技巧与表达,都离不开我们用心倾听和陪伴。
孩子能被允许哭泣,同时在伤心时还有爸妈的陪伴,这大概是童年最幸福的事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