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
蟒蛇,体长常见的3至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从鼻孔开始,经眼前鳞、眼斜向口角。眼下亦有一黑纹向后斜向唇缘,下唇鳞略有黑褐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体腹黄白色。
头小,吻端较平扁,吻鳞宽大于高,背面可见,鼻孔位于鼻鳞两侧,鼻间鳞长度不到宽度的1.5倍;其后为一对较大的前额鳞;额鳞成对;眼中等大,瞳孔直立,椭圆形;眼前鳞2,;眼上鳞1,较大;眼后鳞3或4;眼下鳞1;头顶、颞部均为较小的鳞片;上唇鳞11至13片,第1、2上唇鳞有唇窝;体鳞光滑无棱,颈部54至64行,中段64至72行,肛前40至44行;腹鳞窄小255至263片;肛鳞完整;泄殖肛孔两侧具爪状后肢残迹,尾下鳞63至71对。
栖息环境
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需要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藤本灌木丛,以及良好的洞穴供休息及隐蔽。垂直栖息高度为海拔10至4050米。
生活习性
善攀援,可长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该种喜热怕冷,25℃时活动状态一般;30℃以上时很活跃;20℃时不活动或少活动;15℃时便开始呈麻木状态;温度持续在5至6℃以下时,蟒蛇即死掉。当室温上升到35℃以上时,不喜活动;在强烈阳光下曝晒过久也会死掉,取食温度要在25℃以上。
活动情况因季节不同而异,冬季一般不活动,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仅中午之后短暂出现。在春、秋季节,日出后活动,夜间少活动。高温天气多夜间活动取食,午后常躲藏阴凉处休息。高热过后开始变得活跃。雨天活动少,刮大风时则进入洞中隐蔽。有群居冬眠的习性,冬眠期约4个月,寒冷地带约5个月。冬眠大多利用自然洞穴、兽穴及岩窟。
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然后分泌唾液,使食物润滑吞食。可吃10至15千克重的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蟒蛇食量较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该种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
蟒蛇捕到猎物,无论其体型大小,都是不经咀嚼方就把猎物吞下。蟒蛇的这种吞食方式主要来源于它们下颌的特殊结构。下颌骨由彼此独立的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交替运动,为了更好的进食,蟒蛇在竖起前身同时,将嘴张大,咬住猎物,然后再闭合上下颌骨,依次让每个上下颌轮换的运动。如果这时有其他动物来进攻,它便立即将已吞进肚的食物吐出后逃离。
大家在小的时候肯定会养一些小动物什么的,比如小金鱼啊,小乌龟啊,小兔子啊什么的。养小动物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都会喜欢养一只小猫或者小狗什么的,可以在自己无聊的时候陪陪自己,平时喂喂猫猫狗狗,或者是逗逗它们都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如果大家听到吃猫肉这种事情的时候,肯定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不过世界上还是有非常多的国家会吃猫肉的,比如说越南,一年就要吃四百万只猫。
越南人喜欢吃猫肉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国家比较贫穷,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得起肉的,而吃其他的老鼠肉什么的又不太好,所以就只能吃猫肉。越南的人口也不少,但是经济却不怎么发达,所以为了生存,总是要有一些办法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猫肉是比较美味的。 越南人因为长年都吃猫肉,所以有很多种烹饪猫肉的方法,而且猫肉相对于其他的肉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找到的。这样可以避免了越南人没有肉吃的现象,让他们生活下去。
其实除了越南以外,很多的东南亚国家也会吃猫肉的。因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些习俗和传统吧,所以吃猫肉在他们看来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也不需要因为这种事情而觉得有什么奇怪,就像印度人不吃牛肉一样,因为牛肉是他们的神,可是我们却会吃牛肉。
以蛇肉为菜肴,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蛇餐、蛇宴更是久负盛名。远在汉代《淮南子》、唐代的《酉阳杂俎》等书中都提到广东人吃蛇、用蛇肉烹做佳肴的事。北宋朱煜在《萍州可谈》中记载了苏东坡及其家人在广东食蛇的故事。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亦有“南人嗜蛇”之说。我国虽有2000多年的食蛇历史,但多在南方的某些农村或山村,而真正成为宴席上的佳肴不过百年,其中仍以广东省为主。广东人吃蛇不但历史悠久,烹蛇技术亦堪称冠军。广州的大街小巷经营蛇餐的饭店或酒店还真不少。在蛇餐一条街上,其中最大的蛇餐馆据说每年用去活蛇达30吨,约10万余条。若按天计算,每天可用100千克活蛇,慕名前往就餐的国内外宾客是应接不暇,生意极为兴隆。广州蛇餐馆的蛇肴菜式有30多种,几乎无蛇不吃,而且一条蛇从蛇肉、蛇肠到蛇皮,都可以炒、炖、烩、煎、烹成美味佳肴,并且在用料和烹调上都很讲究。既注意补益强身的效果,又重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色,号称广东的“招牌菜”。向来也是广东的普通百姓逢年过节、待客迎宾的高档佳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