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秋后处斩?

古代为什么秋后处斩?,第1张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汉儒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思想)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理论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古人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此即后来所说的"秋后问斩"。也就是说,为政行事需“顺应天时”,春夏万物生机盎然,在古人眼里自然是喜庆昂扬的象征,而秋冬则略显萧瑟,是万物蛰伏之季。这种不同就相当于是“天”给人的提示,暗示人们什么季节做什么事。

此外,这也跟古代农耕社会习俗有关。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秋后问斩"一说中的"秋后"指的是秋分以后,而不是立秋以后。秋天秋收之后,进入农闲时期。这时行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前去观看,再加之秋冬带给人的肃杀之气,能够达到更好的震慑作用,杀一儆百。而且,秋后接冬,天气更加寒冷容易处理尸体。

然而其实,“秋后问斩”只是一般意义上而言。对于十恶不赦的罪犯大多都是“斩立决”。自汉代起就有规定,像谋反、谋大逆等罪犯均是即时处死。(李婉婷)

其实除了秋后问斩的惯例,也有乱世用重典,如"斩立决"等情况。在传统戏曲《窦娥冤》中,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其中就"六月飞雪”,并得以立即实现,说明她死的时间为六月,并非秋后。只不过戏剧影视中多以此为句,如太监打开圣旨,必以"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开头,大家也就习惯,以之为定例了。

总体上说,古代秋后问斩,指的就是过了秋分(每年9月22日~24日)之后再问斩。秋季为萧瑟之季,有肃杀之感。此乃 适应天意,顺乎四时。早在汉代便有“秋冬行刑”的规定,合乎礼制。

源起战国时《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清代规定,经朝审(朝审是明清时,对于死刑案件的会审制度)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古代信息不畅,一来二去,路上得耽误不少时间,如果延时执行集中办理,显然比较合理谨慎。因为人死不能夏生,人命关天自应慎重行刑。所以各地死刑案件,会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多次复审后才下令执行。再者秋后算账,能更好地教育警示民众。农民在秋冬二季较为空闲,这时死刑犯都会被要求集中处死,一般会事先公告,四邻八乡人围观。拉到菜市口问斩时,民众有时间来观看行刑。

而且在秋冬行刑处决犯人,因天气较寒冷,曝尸三日也不会腐烂发臭,会更好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秋后处斩,可对死囚起到心理瓦解作用,比如供出同伙,有利解破大案。也有一种解释说,秋后问斩对死囚来说是一种仁慈,吃一口新粮上黄泉路,好投胎转世作好人,当然没有确凿的文字证据,姑妄听之好了。

民间有俗话说秋后算账,亦由此而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啥子都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5598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19
下一篇2023-04-19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