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五毒月该如何 养生 ?
端午节快到啦,我们也进入了农历五月。这段时间,大家吃饭是不是吃饭没有胃口?有没有觉得四肢沉重无力……因为这是进入「五毒月」啦! 可为啥被叫做「五毒月」呢?究竟「毒」在哪?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也叫五毒月或者毒五月,五月是天地交泰月。那么什么是天地交泰?天地交泰的泰是指泰卦,出自《易经》。卦象是:天地交,万物通。泰卦下乾上坤,天地交泰就是天地交合的意思。
为啥被叫做毒五月?
这也是天地阴阳之气转换的关键时节。天地交融,万物共生, 各种毒虫就出来蹦哒了,各种细菌、微生物也大量繁殖生长,这些在中医看来叫做外邪。所以这个阶段特别容易外邪伤身,这也就是被叫做毒五月的原因。
其中五月的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五、二六、二七,这九天是「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这10天,天地阴阳之气交泰比较剧烈,对人体脏腑气血影响很大。
附:2021年九毒日:
初毒日:五月初五(阳历 6 月 14 日)/五月初六(阳历 6 月 15 日)/五月初七(阳历 6 月 16 日)
中毒日:五月十五(阳历 6 月 24 日)/五月十六(阳历 6 月 25日)/五月十七(阳历 6 月 26 日)
末毒日:五月廿五(阳历 7 月 4 日)/五月廿六(阳历 7 月 5 日)/五月廿七(阳历7 月 6日)
此九天为「九毒日」,五月十四(阳历 6月 23 日)为天地交泰日。
毒五月,究竟「毒」哪?
农历五月的时候,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下雨。高温与雨水结合,热蒸水腾,这种潮湿又闷热的天气,感觉像在蒸桑拿。 加上高温人体汗孔打开,特别容易让湿邪侵入。
湿热之邪进入人体后,阻滞气血经络,身体会出现津液气血运行不畅,所以很多人会出现身体困重,四肢沉重无力,面肿眼肿手肿等表现。
所以毒五月之「毒」首先指的是湿热之毒。 这种湿热会影响脾胃功能,会出现口臭口苦,腹胀、胃口差,大便粘马桶,舌苔黄腻等症状。
《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我们出汗的时候,吹了风淋了雨,湿邪趁着汗孔打开而进入体内,郁积在肌肤里,所以毒五月还特别容易皮肤长痘痘、湿疹、痱子等。
五月的温度和湿度比较适合各种毒虫、细菌、微生物等繁殖和生长。 所以五月之「毒」第二种表现就是指各种有形之毒和无形之毒。 有形之毒,指的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各种虫子等生物;无形之毒是指眼睛看不见的病菌、微生物等邪气。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也是一个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的节日。端午节的很多习俗比如用雄黄酒涂抹在额头上,将艾叶挂在墙上了,其实都是为了驱邪避毒,保护 健康 。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习俗,在中医看来,粽子中的糯米有很好的 养生 作用。糯米味甘性温,有健脾养胃的作用。而粽子的配料比如豆沙粽中的赤小豆,也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作用。
雄黄酒可以用做解毒剂,主要是对付五毒虫这样的有形之毒,像各种蛇、蝎等都比较怕雄黄的味道。
艾叶,温中、逐冷、除湿 (《本草纲目》) 。主要是用于对付无形之毒,艾叶精油飘散在空气中,可以对付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等邪气。
做好5件事,解湿热之毒
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养护,解湿热之毒。
1、不熬夜不吃夜宵
不熬夜,保证睡眠对排湿热非常重要;不吃夜宵,晚上让脾胃多休息,也有利于减少脾胃湿热。
2、饮食清淡,少辛辣油腻
饮食清淡一些,多素少肉,不吃或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青绿色蔬菜。有养肝、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比如吃一些菠菜、青菜、西兰花、芹菜、青豆、豇豆、油麦菜等。
3、多运动,每天坚持快走
运动可以生阳气,出汗可以帮助排湿。通过慢跑、太极、快走等运动,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有利于水分代谢,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4、佩戴香囊
艾叶具有芳香气味,一般香囊以艾草为主要原料,同时配上石菖蒲、白芷、苍术、藿香、佩兰、甘松等,统一打成粗末,装到香囊里面,随身佩戴,有除湿驱虫、洁净空气的作用。
5、艾灸穴位
艾灸有温通腠理、驱邪外出、调和阴阳的作用,在祛湿方面尤为显著。一般选取阴陵泉、丰隆、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
「毒五月」其实并不神秘,我们只要从 健康 养生 的角度,好好把握、适应气候变化,做出积极的防护就可以了。
毒五月,是指农历五月。从农历五月初一起,正式进入了毒五月,为什么叫毒五月呢?
此九天为「九毒日」,五月十四为天地交泰日。
一、 这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而且五月自古就百病泛滥,也是古代的卫生防疫月!
古人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与夫同房的做法。
端午九毒日,请一定要记得泡脚、泡浴、刮痧、拔罐、艾灸起来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排毒养阳的时候。请抓住机会排毒驱邪、排寒湿,养阳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医认为,此说有一定道理,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吃冷饮、流大汗、房事......
再加上端午时,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这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因此民间习俗流行在门前插艾条,喝雄黄酒,泡艾草浴以达到端午除邪辟秽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二、 民间端午九毒日之说,不无科学道理,所以不妨来做做:
1、艾灸,提升抵抗各类疾病的能力。
2、宜挖来新鲜鱼腥草,用手搓揉,将搓出来的草汁加入开水中,佐以红糖饮用,能达到清热解暑的功效,或者切碎煮水也可以。
三、“毒五月”究竟“毒”在哪呢
那么,“毒五月”究竟“毒”在哪呢?人们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会患各类疾病?人们又该如何应对?
1、第一毒:水分散失导致梗塞
解毒之道:常静心 多饮水
农历五月常常包含夏至。也就是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是这个阶段了。高温导致人体水分散失,形成了道医理论中的“津液亏虚”。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做针对性的预防,就容易使气血运行淤滞。这就是为什么夏天脑梗、心梗多发的原因。尤其是平常有高血脂、高血压的人更容易在这个时候发病。
为了预防发病,人们就要尽量避免人体津液的散失。在农历五月有意识地多喝水,尤其是晨起和晚上睡觉之前的两杯温开水,至关重要。其次,要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因为熬夜本身就是伤害阴津的行为。在饮食上,尽量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此外,还需保持心态平稳,切忌大喜大悲,焦虑郁闷。否则,气血运行就可能受情致的影响,从而诱发疾病。
2、第二毒:脾胃虚弱导致腹泻
解毒之道:吃温热,不碰凉
脾胃虚弱是人们在毒五月里的普遍状态。这是因为夏至前后阳气外达,气血更多地运行在体表,这就造成人体内里的虚寒。
脾胃作为中焦最重要的两个脏器,受此影响最大。所以,千万不要被农历五月看似旺盛的肢体运动机能所迷惑。其实,脾胃在这个时候很脆弱。
脾胃脆弱的最主要表现就是腹泻以及消化不良。以往看似正常的饮食行为,到了这个时候就有可能让人大病一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谨小慎微,对脾胃多加照顾。其中,不吃凉食非常重要。
因为脾胃将凉食、冷饮温煦,使之便于消化的过程,就是耗伤阳气的过程。另外,人们此时三餐要力求规律,防止饥饱不均伤害脾胃的正常功能农历五月气温较高,食物容易腐败,所以人们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
3、第三毒:肠中积热导致便秘
解毒之道:多吃菜 少吃肉
对于现代人来说,毒五月引发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肠中积热,导致便秘。曾经有一个患者,每到一年的农历五月就便秘,经常一个礼拜解出大便一次,脸上起疙瘩,口气难闻。而该患者的问题就是肠中积热所致。
现代人喜欢吃烧烤的做法会引发此问题。尤其是晚上吃烧烤,让热性的食物在夜间存留于肠道内,人体无力运化,久而久之形成淤热当然人体阴津不足的时候,便秘就会出现。受此影响,人还容易起痤疮、口臭、口干、口苦、失眠。所以,避免吃太多烧烤和辛辣食物很有必要。
为了减少肠中积热,要有意识地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经常喝水。
4、第四毒:纵欲无度耗伤精元?
解毒之道:节欲望,免消耗
夏季对人体的消耗很大。人们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外,要避免对身体额外的消耗。因此,农历五月,尤其是夏至前后节制夫妻生活很有必要。临床上,有部分心脏机能不好的人,在夏季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出现心血管事件。这就是房事本身让心脏负荷增大,最终难以承受导致的。因此,古代人主张妻子在农历五月回娘家,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三、毒五月解毒妙招 — 艾灸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病邪丛生,人们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还应节制嗜欲,食物清淡,减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补肾。此时节要静养,与自然和谐平定。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似乎也对农历五月另眼相待。
典籍《伤寒论》中讲得明白“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俨然将农历五月视为多事之秋。同时也形成了很多消解“毒五月”养生之法,比如采摘艾叶以辟邪气,佩戴香囊以清污浊,甚至有已婚女子在“毒五月”回娘家,避免与夫同房的做法。
对应症状:脾胃虚弱胃寒,湿疹,精疲乏力,心脏机能弱,容易上火。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夏季养生,尤其是在三年陈艾的基础上加入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红花等二十种草药 艾条味足,功效区别于其他艾条:热量足,渗透力强, 经常艾灸以下穴位,可以让您轻松避免五月常见疾病,度过困乏的“毒五月”。
这段时间的保健必灸穴位:
1、艾灸大椎、命门、至阳可以振奋全身阳气排寒毒;
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2、艾灸阴陵泉、丰隆、三阴交、复溜穴可以排水毒,湿毒,痰毒;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
3、艾灸血海、委中可以排血毒、瘀毒。
4、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
四、清明食艾,无灾无难
常言道:“清明食艾,无灾无难”。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明前后气温起伏多变,适当固护正气有助于驱邪防病。而艾草,就是此时最佳的选择。
因此,清明时节,人们就把艾草加到食物中,成了青团、艾糍、艾饺等,以达到保健防病的目的。
而此时,也是艾草一年中长得最好的季节,除了口感香嫩,药效也最足。
艾草,怎么用?
艾草可食可戴亦可入药,不同的搭配,疗效也大有不同。
艾草入食
艾叶也被称为“女性的养生草”,善温中、逐冷、除湿,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此外,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艾叶还可以帮助人体升阳,抵抗外邪,对脾胃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艾草有一股特殊的清香,能增进食欲。
女性养生防病的良方
材料: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艾叶、干姜可到中医院或中药店买)
做法: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吃蛋喝汁,美味可口。
功效: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治女性气血寒滞;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胃部冷痛。
“艾姜煮蛋”不仅能治常见的寒性痛经,更能扫净女性体内的诸多恶寒症状,比如经常怕冷、手脚冰凉、唇舌青紫、小便清长、大便稀而不成形、肚子冷痛、月经紫暗夹血块等。
艾草泡脚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去除体内虚火,可以缓解因肝肾阴虚导致的黑眼圈。此外,天天用热水泡脚本来就有促进血液循环,赶走体内湿寒的功效,况且艾草还能通十二经络,调理阴阳。
做法: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或用纯艾叶做成的清艾条取1/4,撕碎后放入泡脚桶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兑入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出汗。
一般连续泡数次,约2~3天后即可见效。同时要多喝温开水,不吃寒凉的食物,注意休息。
艾草洗澡
艾草浴不仅有利于防治感冒,对湿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艾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皮肤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但具体遵医嘱。
做法:取新鲜艾草50~100克,在浴缸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然后取出艾草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洗浴。
熏艾
随着春季雨水逐渐增多,湿气日渐加重,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也增加,室内熏艾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做法:用艾条进行熏烟30分钟,能起到对居室消毒杀菌、驱除虫害、清洁空气的作用,对呼吸道传染病等也有预防效果,且气味清香,对水痘、腮腺炎、猩红热等传染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提醒:需要提醒的是,有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谨慎用艾叶熏,一些敏感患者可能对艾条气味不耐受,会觉得胸闷加重、咳嗽增多。
艾叶坐垫
怕冷、怕风、喜热饮、遇冷腹泻,这可能是寒性体质的表现,此时,不妨给自己做一个艾叶坐垫。
坐垫法曾受到清代名医吴尚先的推崇,他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以坐为忧矣。
做法:取艾叶500克,晒干揉碎,用纱布包制成坐垫即可。
五、 艾灸
艾灸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历时几千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意思是说:“点燃艾绒的火如同阳光一样,可以振奋唤醒人的元气,挽回人的生命。”
不过,艾灸虽是很好的养生手段,但艾灸的适合人群是有讲究的,而春天又是生火的季节,若选用不当,非但没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上火。
一般来说,艾灸主要适合于寒性体质或是感受寒邪而导致的病痛,表现为火力不足、畏寒怕冷、手足冰凉、易疲劳、精神不振、筋骨关节疼痛僵硬、痛经、月经延后等。
而对于阴虚体质的人群,表现为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施艾相当于火上浇油,反而伤身。
因此,大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灸的时候可以按时间灸,比如10分钟左右;或者按患者局部表现来看,在皮肤红的基础之上,周边发赤发红,这样的量就够了。
艾草虽然用途广泛,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热体质
艾草性温,有眼睛冒火、口舌生疮、口气重、大便干燥、臭气熏天、脾气不好等实热症状的人群,不建议大量用艾草。
不宜过量使用
过量使用艾草会损耗人体内的阳气,加重体虚,不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反而会使免疫力下降,带来疾病。
儿童和女性月经期间
有些孩童,食用艾草容易产生过敏症状,要特别注意;生理期的女性也不建议食用艾草,用量过多反而可能出现月经异常。
文/孙葭湄
照片/孙葭湄拍摄
我有一本【全身按摩治百病精华集】,这是一本很权威又实用的书。
因为多次搬家,很多喜欢的书都不得不丢弃了,而这本书我却始终珍藏着,还时常拿出来翻看,并对照常用穴位使用。
太溪穴我挺熟悉的,它是足少阴肾经上的原穴,按摩它对许多疾病有效,而我重视它是因为失眠,所以每晚泡脚后我总按摩太溪穴、太冲穴、涌泉穴,虽然我不是按摩师,但持之以恒的按摩,作用还是有的。但我后来因为懒,并没有一直坚持下去。
今天电视台【五星体育】频道的【中医世界】中说我国在许多国家开办了中医治疗中心,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对一些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大的功效。
节目中说在国外的中医治疗中心太溪穴在治疗脑瘫上取得了过展。
这太神奇了。记得故乡一位同学的儿子脑瘫到上海来就医,我陪她去过好多大医院,医生都说脑瘫没办法医治。
如果针灸有关穴位能使脑瘫好转,这对那些有脑瘫儿的家庭将是极大的福音。
另外我近来一直胸闷,常会不由自主地叹气。今天我知道了按摩太溪穴对缓解胸闷有好处,于是我到百度百科中查阅了太溪穴的详细信息:
——
肾经上的主要穴位,大家都知道是涌泉,但是涌泉不是原穴。
原穴是:太溪。
肾经原穴——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太溪——太,大也。溪,溪流也。太溪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太溪穴在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揉太溪穴时,很多人根本没反应,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什么反应都没有,而且一按就凹陷下去了。这时,不痛的一定要把它揉痛,痛的要把它揉得不痛。归根结底,就是要把气血引到脚底的涌泉穴去。
当太溪穴气血备足之后,这时候您打通涌泉穴,您的精力就源源不断地被激发起来了。您会发觉身心突然进入一种很自在的境界,有一种莫名的轻松和欢喜。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自然就不痛了。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有人因家属出了车祸老是哭,哭了一段时间,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了,还有个人经常想起点什么事就哭一鼻子,这时我都劝他们要多揉太溪穴。
:)有的人患有厌食症。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可就是吃不下去,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还有像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自然就不痛了。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有人因家属出了车祸老是哭,哭了一段时间,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了,还有个人经常想起点什么事就哭一鼻子,这时我都劝他们要多揉太溪穴。
:)有的人患有厌食症。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可就是吃不下去,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还有像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 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这些病,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