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根据题目我和我的儿子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
生命源于感悟,我的工作看似平淡细碎,但若能细细思索,娓娓道来,那小小的琐事也能编成一串串的故事,给人思索,令人回味。
晨晨是个特别的孩子,别看他长的高高大大的,但是却特别的害羞,早晨来园他总是跟在妈妈的身后,低着头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跟老师打招呼,平时惜字如金,跟男孩子玩时奔来跑去,呼朋引伴神气的很。
为此他妈妈苦恼的很,有一次,晨晨和男孩子拿着纸棒,边耍边大声唱着《西游记》里的歌,声音响亮的很,于是在集体活动时我请晨晨上来唱歌,刚开始他很不习惯,我就让两三个孩子陪他一起唱。
有了同伴助阵,他显得自在多了,脸上有了笑容,声音也大了,我交给他一个话筒,当其他的孩子耍起猴拳时,他也终于忍不住,大声的唱着,还加上了动作,我适时捕捉了这样的一瞬,用照片告诉他和他妈妈,晨晨很勇敢,晨晨唱起歌来真神气。
然后在遇到晨晨害羞,不敢开口的时候,我总是微笑着做个“咔嚓”的动作来提醒他鼓励他。慢慢的晨晨能在集体面前大声的朗诵儿歌了,我和他妈妈都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孩子稚嫩的心需要百般呵护,有些孩子喜欢和老师交流谈心,有的却不善言谈,不太会表达自己。
这就需要老师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语行动,启发诱导孩子多讲,给他一个表现的舞台,送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使他变的自信。但是,就是这个看似内向、胆小的晨晨有一天却完成了一个“壮举”,让我乘坐了一趟“云霄飞车”似的,心情起伏跌宕。
那一天,我们带孩子去湖边秋游,参观完了几个景点后,孩子们在湖边边找了个地方,迫不及待的开始吃了起来。晨晨背着他的包包,在男孩中间走来走去的,今天是他父母一起送他来的,他显得特别的高兴,因为他从小跟在外婆身边,父母平时都在宁波,只有周三才来看他一次。
户外活动时,我把呼啦圈提的高高的做篮筐,让他来练习投篮,渐渐的晨晨看到我时脸上多了一丝笑容,有时还会故意逛到我的身边,来跟我聊天,我感觉到这个孩子正在渐渐的向人打开心门,沟通使我和孩子的心靠的更近,孩子的笑厣在我眼中绽放成世上最美的花。
就是这样,我和孩子的故事串连成了一条成长的轨迹,一边盛载着孩子的童年,一边流逝着我的岁月,就象两条紧紧跟随的平行线伴着我们共同成长,在我的岁月里我庆幸着拥有孩子的童年,正是孩子的纯真涤荡着我的灵魂,也是孩子笑脸让我感受到了希望和欢乐。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11岁,虎头蛇脑的,可爱极了!别看他玩起游戏机时的痴样和吃起麦当劳和肯得基时的馋样是那么的孩子气,其实在他身上蕴藏着一份另人感动的爱心!这天,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肚子疼得厉害,身上直冒冷汗,感觉虚脱,硬撑到家把车停在地下车库后简直晕得站不起来。心想:“先生出差不在家,怎么办呢?”只好打电话给放学后正在家里做作业的儿子,并把情况告诉了他。没想到我儿子听完后二话不说就挂了电话,不一会儿,只见我儿子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箭一般地“冲”了下来,打开车们,一边问我感觉如何,一边左手提着我的手袋和车钥匙,右手用力搀扶着我下车,还不忘把车门锁好,那种利索使我感到我身边出现了一个保护神,特有安全感!
把我搀扶进了家门后,先让我躺下,并帮我盖好被子,同时不停地安慰我:“妈妈,坚持住!休息一下,很快没事,如果不行,晚上等爸爸回来送你去医院。拿出你每天叫我起床的毅力来吧,没事的!”想不到我儿子安慰别人还有他自己的一套。我一边感到安慰,一边又担心儿子应该肚子饿了,而且怕耽误他做作业。
1、“护犊子”心理都说“女性本柔,为母则刚”,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只是因为母亲的身份,因为对孩子的爱才一点点强大,
可是,母爱也是自私的,因为在她们心中,孩子隶属于自己的“私人物品”,当看到别的女性要抱孩子的时候,就会激发妈妈的母性,所以,看到孩子喜欢奶奶,宝妈心中多少都会有些敌意或者是不舒服。
2、婆婆自以为是
老一辈的人生活了一辈子,确实积攒了很多生活经验,尤其是带孩子,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把儿子带的这么优秀了,带孩子肯定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都说“隔辈儿亲,隔辈儿亲”,老人对孩子的爱会更加的倾向于溺爱,小到孩子的衣食住行,大到孩子的交际问题,老人们都要插手,这就会造成儿媳妇的反感,
而且,有的老人确实有些拎不清,米饭用嘴嚼碎喂孩子,给孩子左一层右一层的穿衣服,孩子哭了用东西撒气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都会让儿媳反感。
3、婆媳关系不好
婆媳关系是非常难解决的一个,婆婆看儿媳妇不顺眼,总是给儿媳妇脸色,和儿媳妇说话也总是冷嘲热讽,夹枪带棍的,就算是脾气再好的儿媳妇都会生气,
又或者是儿媳妇斤斤计较,对老人说话没大没小,不懂得老人辛苦的话,也会让婆婆觉得儿媳妇不好,久而久之,婆媳矛盾就产生了,
在这种紧张的关系下,孩子如果还和奶奶亲近的话,那儿媳妇就会觉得婆婆教给了孩子一些不好的东西,或者是婆婆太宠爱孩子。
4、奶奶溺爱孩子
老人对孩子的爱是很难克制的,他们对孩子几乎是言听计从,不肯反驳孩子的话,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对孩子说“不”,
或者是妈妈觉得孩子学习下降不让孩子看电视,可奶奶却偷偷地给孩子玩手机,婆婆觉得儿媳严厉,孩子觉得妈妈不近人情,本来是为孩子好却落下了一身埋怨,
这种和儿媳“对着干”的方式,会让儿媳很伤脑筋,而且,小孩子不懂得分辨是非,觉得奶奶什么都听自己的,肯定是喜欢和老人亲近的。
勤亲妈妈寄语:
其实,个人觉得,如果父母有经济实力的话,最好还是自己带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孩子,当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多了,自然就会不由自主的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而家长们给孩子培养的没有坏习惯了,再让老人来亲近孩子,这样的话,即使老人再怎么宠溺孩子,孩子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定型,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