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RST公式是五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适用于疼痛的病人。
1、P(Provoke,诱因):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2、Q(quality,性质):疼痛的性质,如绞痛、钝痛、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
3、R(radiate,放射):有否放射痛,向哪些部位放射。
4、S(severity,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若把无痛到不能忍受的疼痛用1~10的数字来比喻,相当于哪个数的程度。
5、T(time,时间):疼痛开始、持续、终止的时间。
PQRST记忆公式:一般用于有疼痛的病人。PQRST5个字母相连,刚好是心电图的五个波形字母顺序,因而极易记忆和应用。
扩展资料:
急诊科工作流程:接诊——分诊——处理。其中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所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程序及分配专科就诊的技术。
1、资料收集:问,看,听,闻,触,查;
2、分诊技巧:SOAP公式,PQRST公式(疼痛) ,CRAMS评分(生理+解剖);
3、病情分类:Ⅰ类—危急症,Ⅱ类—急重症,Ⅲ类—亚紧急,Ⅳ类—非紧急。
SOAP公式:即主诉、观察、估计、计划。
1、主诉(Subjective):收集病人或陪人的所有资料。
2、观察(Objective):运用上述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
3、估计(Assess):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4、计划(Plan):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会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诊
CRAMS评分法。急诊外伤病人正确分诊技巧是CRAMS评分法,能更有效的为患者治疗,分诊是指根据病人的主要症状及体征判断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隶属专科,并合理安排其就诊的过程。分诊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评估、有序分类,决定就诊类别和先后顺序的过程。卫生部日前公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卫生部拟将急诊科从功能结构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病人的病情分为“四级”,从而提高急诊病人分诊准确率,保障急诊病人医疗安全。
征求意见稿提出,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病人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急诊病人病情分级不仅仅是给病人排序,而且要分流病人,使病人在合适的时间去合适的区域获得恰当的诊疗。
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 急诊诊治区域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即抢救监护区,适用于一级和二级病人处置。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三级病人,原则上按照时间顺序处置病人,当出现病情变化或分诊护士认为有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应诊,病情恶化的病人应被立即送入红区。绿区即四级病人诊疗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