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起泡的主要原因是拔火罐时间过长、皮肤烫伤或体内水分过多。拔罐是可以扩张血管,疏通肌肉和静脉,帮助血液循环,改善颈部、肩部和腿部疼痛,缓解疼痛,帮助排出体内水分。如果出现水泡,最好将拔罐时间控制在5~15分钟。
如果拔罐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局部皮肤烧伤,也容易出现水泡。拔火罐时应按规范操作,避免因酒精点燃而导致皮肤灼伤和水泡。有些病人体内水分过多。如果通过拔火罐进行改进,它们可以分散寒冷和除湿,清除淤泥并产生新的淤泥。对于那些有大量水分的人来说,水分从身体排出后很容易出现水泡,有些人可能会在3分钟内出现水泡,这与体质有关。
建议在拔罐过程中密切观察罐内情况,并根据局部淤积情况确定停留时间。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长期保留。如果是小水泡,通常不需要治疗。注意不要洗澡,否则会自行消退;如果水泡太大,你可以用消毒针刺穿,释放水分,涂抹龙胆紫,保持部分干燥,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如果水泡内液体变黄,局部疼痛,请去医院治疗。我们也可以用盐消毒,准备一部分盐,将冷开水翻一番,将盐放入冷开水中并完全溶解,然后将消毒过的纱布浸入盐水中,并在起泡部位进行短期冷敷,也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
拔罐后起泡,不要急于用药。首先对皮肤进行消毒并从水泡中排出脓液是非常重要的。最后,我们想提醒你,虽然拔罐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拔罐的方式和方法。
拔罐的好处一、背部拔罐的好处
1、我们知道人体的脊椎是背部主体,也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且在两旁也有很多成对的神经,这些神经会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
2、背部正中的脊柱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督脉的循行线,总督一身之阳经,并且它也具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脊椎量测是膀胱经,它是贯通全身上下的,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
3、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人体背部组织下面存在这大量的“沉睡的”免疫细胞,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对人体有益的免疫细胞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如果可以使用一些良性的方法激活它们,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
4、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
5、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二、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
三、活血化瘀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拔罐,可使淤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这就是拔罐活血化瘀的作用。
四、清热消肿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火罐手法的刺激,使热邪疾出,以达清热之目的,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体表,终排出体外,以清体内之瘀热、肿毒。
五、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拔罐、火罐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六、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1、罐印紫黑而暗:一般表示供血不足,行经不畅有血淤现象。
2、罐印发紫并伴有斑块:一般表示寒凝血淤症。
3、罐印呈散在紫点状,且深浅就一,表示气滞血淤症。
4、罐印鲜红而艳:一般表示阴虚,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
5、罐印红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热邪。
6、罐印灰白,触而不温,多为虚寒或湿邪。
7、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风邪或湿症。
8、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
扩展资料:
拔罐法的作用:
1、负压作用: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温热作用: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拔火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