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瘟疫事件,我记得有什么鼠疫,天花,还有黑死病,但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哪些比较严重的瘟疫事件呢?下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盘点,有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看看严重的瘟疫事情到底是什么吧!
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瘟疫事件有两大,分别是:明末大瘟疫和太平天国大瘟疫。那么这两大瘟疫到底有多严重呢?下面仔细分析看看。
1、明末大瘟疫
明末鼠疫,又称明末华北鼠疫、京师大瘟疫、明末大鼠疫、疙瘩瘟,是指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
明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首先在山西爆发。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
明末鼠疫这场大鼠疫是的“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北京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当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曹树基根据华北地区明朝末年地方志以及一些明代人的记录,在其论文《鼠疫流行与华北地区社会的变迁》中,首次提出了明末席卷华北地区的瘟疫实际就是鼠疫。近十年之后,他与李玉尚合著《鼠疫:战争与和平》,对前期的研究做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老鼠亡明”的观点。
异常寒冷的气候频繁引发水灾、旱灾、蝗灾、鼠疫等,成为波及全国范围的大瘟疫,形成“水旱灾——饥荒——瘟疫”的恶性循环,,成为明王朝崩溃的根本原因。
2、太平天国大瘟疫
太平天国中后期,也就在太平军和湘军展开殊死较量的时候,一场瘟疫尾随而至,并很快在江南的交战区里蔓延。
当时人们称这种流行病叫“吊脚痧”、“子午痧”、“瘪螺痧”或“吐泻病”。常熟之地有记载称:“时疫流行,名字午痧,朝发夕死。上海极重,渐延太(仓)境,吾方间亦有之。”
这种疫病还有个专门的名称:霍乱。霍乱是一种起病急骤、传播迅速、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对于中国来说,它算是一种进口的洋瘟,1817年它在东、西孟加拉地区爆发,后经洋轮带到了中国。太平天国时期,正赶上世界第三次和第四次霍乱大流行。宁波、杭州和上海等华东地区疫情蔓延非常迅猛。
1860-1861年时,安徽、浙江和江苏等地已经出现了大面积染病和死亡的现象。而此时曾国藩的湘军正在和太平军正在安庆鏖战。战争和瘟疫从来是紧密相连的。湘军虽然攻下了安庆,但得到的是一座空城,数万太平军全部被杀,城内城外死尸成堆,第二年夏天,随着高温,新一波瘟疫开始大面积蔓延,湘军中不少士兵染病,驻扎在安徽南部宁国的鲍超和张运兰等人部队,称“除已痊外,现病者六千六百七十人,其已死者数千,尚未查得确数”。
踌躇满志的曾国荃正在谋取南京,闻之大惊失色,但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自己的吉字营也出现了瘟病,他报告给曾国藩说“每营病故者八九十名,勇病日多,其无病者不过一二成队”,这使曾国藩“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之中”,并且痛苦地叹道“七月之后大疫遍作,士卒十丧四五。自是贼氛弥炽”。
而对于太平军来说,瘟疫也是致命的。自安庆失守,陈玉成败亡,天京门户洞开,湘军已经杀到了天京城下,而霍乱来到后,染病的太平军日益增多而大量减员,天京的城守更加薄弱,洪秀全只好从安徽搜集兵力回救,但安徽战局已经恶化,太平军散落各处,加之大都染上了瘟病,根本无法救援天京。因此,洪秀全只好把苏浙的李秀成兄弟视为救命稻草,一天之内颁发几道金牌令要李秀成回救天京。
李秀成开始是不愿意回救天京的,除了想保住根据地的念头,还因为他所在的苏浙地区也闹疫病,战乱之下,难民四处流窜,瘟疫也迅速扩散,上海就是因为难民的涌入而成了地狱,居民“死者日以千计”。就连军队卫生做得相当好的英军,“死于霍乱者,亦达5%”。苏州、常熟、太仓、嘉兴和杭州等地方也是疫病横行,所部太平军几乎都来自苏浙沪,感染者会传染未感染者,一旦战役关键时刻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这些使得作为三军统帅的李秀成不得不慎重起来。
然而,最后,他无法违抗洪秀全的强令,和李世贤带领数十万主力去救天京。在天京的雨花台和曾国荃部湘军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平时,我们更多的是从纯战争的角度去了解和分析这场血战惨烈程度,从而忽略了伴随这场血战的那场瘟疫。
这场血战中,湘军只有两万余人,但其中有约一万人得了疫病,据王安定的《湘军记》记载:“金陵围师亦苦痢疾。闰八月,疫尤未已,军士互传染,死者山积。”曾国荃不得不亲自上前线而面颊中枪,而且在给曾国藩的书信中破天荒地出现了“务求、百叩、迅赐、切勿”等字眼,由此可见情况之危急。而“国藩在安庆,忧之废寝食,飞檄令撤围”,“心已用烂,胆已惊碎”。
李秀成和太平军也是一边克服瘟疫,一边舍命攻打,《天国之秋》说:“疫情最烈时,一天有多达三千人死于霍乱。”
这场“极古今之恶战”持续了46天,最后,曾国荃带着湘军挺住了,他没有接受兄长曾国藩“飞檄令撤围”的命令,凭借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瘟疫,克服了困难。李秀成和太平军也极为顽强,冒着瘟疫血战湘军46天,不能说不用命,只是功败垂成,甚为可惜。
最后,永宣感叹,战争可怕,瘟疫也可怕,战争和瘟疫这对兄弟一块出现,那更可怕。
总结:所以瘟疫有多么的可怕大家也应该知道了,所以没事被吃什么野生动物!
我国历史上记载的瘟疫多不胜数,《中国古代疫情流行年表》辑录1840年以前就有826条记录,其中有不少疫情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过重要影响。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曹操军队败于孙刘联军,背后其实有《三国演义》没有写的重要影响因素瘟疫。
《三国志》载:公(曹操)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唐朝天宝十三年,李宓将兵七万击南诏,南诏坚壁清野,唐军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最终大败,不但留下了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的惨痛记忆,并且成为安史之乱的导火索,令大唐王朝由盛转衰。在南宋后期抵抗蒙古军队的战争中,四川钓鱼城坚守达36年之久令世人震惊。当时蒙古军队发生瘟疫,《元史》记载在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征时,驻合州之钓鱼山军中大疫。
方议班师,这使南宋军民获得喘息时机,最后一直坚持到1279年。在明亡清兴之际,瘟疫的暴发也曾深刻影响历史进程。史载,1641—1643年北京连年大疫,《崇祯实录》称: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疫情十分惨烈,甚至导致北京守城军队严重缺额,于是在李自成农民军进攻时一触即溃。
以上仅是一些历史重要关头中的典型事例。实际上在幅员广大的中华大地,不同流行规模的瘟疫可以说无岁不有,严重危害着民众的生命健康。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对防疫有丰富的理论与经验,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瓶颈。
第一个瓶颈是缺乏组织性防疫。这是封建王朝统治的局限性决定的。有的统治者残忍无道,如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南征,遇到疫疾,大臣都要求退兵,他竟然说,这是“天命”,我只要征服四海,不用担心没有人民。有的统治者虽然提倡仁政,但所采取的一些防疫手段也只应用于朝廷官员。
在民间,每当瘟疫流行,地方政府与社会人士往往只能做一些临时性的收容、散药等工作,没有持续性。明代学者吕坤曾疾呼,每个州都应该拨出专款,用于培养医生和购置药材以应对疫灾。但在落后和纷乱的封建时代,这些呼吁根本无法实现。
另一个瓶颈是防护技术不足。虽然认识到疫病会传染,但无法根本性阻止。这种局限给古代防疫带来伦理难题,引起宋代学者的讨论。南宋经学家程迥看到有家属离弃染病的亲人,于是说疫病是天时不正引起的,不会人传人,要求人们留下来照顾病者。
朱熹则认为应该公开真相,让人们在了解的前提下去自主选择救护亲人。南宋教育家欧阳守道进一步指出,气接则病,气不接则不病也。但是古代条件下,如何令气不接”一直缺乏手段。吴又可虽然认识到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
但也感慨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受科学技术因素的制约,古人无法知道空气中有不同大小的病原颗粒,不能发明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具和有效消除病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
传染病其实不仅仅是威胁现代人身体健康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也是影响古代历史的演进的一大因素,在古代,甚至有因为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根基不稳,最后终于引发大规模的叛乱,进而朝代更替。
而与此不同的是现代人医学越来越先进,医疗水平不断被提高,不像古代那样对大规模的传染病一筹莫展。根据史料记载,有医学研究者认为传染病其实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已然存在,只是人类对它们的认知一开始很少而已,随着人类对医学的重视,也逐渐认识到各种各样的传染源。
不同于现代的是古代的传染病种类不像现代那样复杂多样,有细菌真菌等多种病源造成的,也有因为人类误食某种食物造成的,古代的传染病比较单一,其实传染病一般都不会被认为是可以造成大范围影响的疾病。
在我国古代,一共爆发过几次影响非常大的传染病,其中之一就是鼠疫,鼠疫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传染病,鼠疫的横行让世界各国都非常头疼,根据史料记载,鼠疫流行于公元468年,按照时间推算,大概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在公元468年,当时华夏中原腹地一共有15万人左右受灾,涉及到多个地区,包括今天的河北山东等地区,之后鼠疫在东亚甚至是环太平洋横行,每年因为鼠疫死亡的人不计其数。
原本鼠疫在现代不算是非常厉害的传染病,因为现代的医学条件足以应对这样的疾病,而且目前医学家也研制出不少应对鼠疫的疫苗,而在古代,鼠疫是一种让医者束手无策的疾病,鼠疫不仅在东方等地肆虐,甚至在欧洲也让不少人丧生,因此欧洲人曾把鼠疫称呼为黑死病。
1643年,也就是明朝末年,鼠疫再次横行,这次鼠疫造成李自成的军队和清军伤亡不少,直接造成京城的慌乱,李自成当年攻入北京城时发现紫禁城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城,之后鼠疫再次在1910年爆发,这次鼠疫直接造成6万多人死亡,涉及半个中国。鼠疫爆发以后,古代的统治者都会高度重视,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拨款救灾,然而结果都是杯水车薪,经常造成大量人员死亡。
除了鼠疫,历史上最为严重也是最为广泛的还有天花。天花是世界最早被人类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可也是最让古代统治者头疼的疾病,在古代,有不少王公大臣因为患了天花而死的,也不乏有皇帝因为染上天花而死的。
像皇帝这样的统治者都深受其害,普通老百姓就更是难以避免了。不论是鼠疫还是天花,都是古代人类历史上受灾比较严重的,在爆发后都会引起朝代的动荡。统治集团除了拨款救灾,再无他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