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灿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去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滥觞于商代,见名于春秋,主体气质成于秦汉,巴的进取与蜀的兼容由此合二为一,秦汉以后逐渐融入中原文化,摇曳而生姿,经历代而飘然不散,是一片可以遮蔽天空的星云,和而未合,惜乎未能聚拢成星体,过去不能,现在不能,未来亦难能。
简介
远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
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现代史学家沿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据官方消息,《汲登百丈路迢迢——徐悲鸿与民族美育的时代理想》艺术展开幕式暨徐悲鸿美术馆·重庆馆开馆仪式,将在徐悲鸿故居——江北盘溪石家花园举行。6月19日至6月25日专业观众观展日,6月26日至9月13日对公众开放,想要观展的观众需提前关注江北区文旅纵横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预约,方可进馆参观。
这次展会将会有多件作品首次展览。这也是这次展览一大看点。有《巴人汲水图》《牧童与牛》《立马》等23幅徐悲鸿在重庆时期创作的精品,以及李可染、李斛、宗其香、张安治等大师的22幅原作,正式与重庆观众见面。这次展览我们可以走进徐悲鸿的“画室”,感受大师的创作环境,与心境。然后进入大师的“会客厅”。让展览恍如一次朋友的来访。并且,这些空间都是通过史料文献加上科技互动进行的实景还原。
本次展览的负责人杨净表示,“这是一次很独特的展览,是第一次完整的在原址呈现徐悲鸿学派重庆时期的作品。”,并且希望这样的场景呈现,“可以让展览更有温度,更打动观众。”。
这次展览经过安检才能进入,在展厅里是站着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听到这估计多少有点吃惊。是什么样的展览会有如此的安保级别?据杨净透露,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安保级别,是因为展览的作品和场地都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首先展览场地本身就是文保单位,同时展出的部分作品都是经过文物定级的,属于不可再生的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此次我们毕竟看了画,也感受了文物身上的历史意味。
这次展览的所有作品,都是当年创作于重庆,所以在作品中,能够找到丰富的重庆元素。譬如《牧童与牛》的作品款识中,徐悲鸿落下了“悲鸿在渝州”;《懒猫》的款识中,也写下了“磐溪中国美术学院”……为此次展览增添了更多地域风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