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21%体积。具体来说一般常见的地球的空气中大约含有体积为20.947%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气。这一结果最早是由科学家拉瓦锡利用汞与曲颈甑测出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针对上题中括号中的数字应为20.9%即: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为( 20.9%)。
根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3.1之规定:
3.1
缺氧 oxygen deficiency atmosphere
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0.195的状态。
故,针对上题中括号中的数字应为19.5%即:当有限空间内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 )时会有缺氧的危险,可能导致窒息事故发生。
1988年制定的《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1988相比,新的《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标准对缺氧定义进行了调整,将缺氧危险作业氧气浓度由18%提高到19.5%。
空气中氧气含量一般为20.9%。当有限空间内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5%时会有缺氧的危险,可能导致窒息事故发生。这句话是从哪儿来的呢?
2020年10月29日,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印发《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和4个专题系列折页的通知(应急厅函〔2020〕299号),在此文件的附件《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上最后部分的练习题中出现的。
关于缺氧危险作业安全方面的请参照《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执行,这是国标,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对作业前、作业中、防护措施有详细规定。
有限空间作业的还要参照应急管理部2020年10月29日发布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导手册》执行,在编制专项安全方案或操作规程时必须遵照执行。
空气正常含氧量为21%,19.5%是人体能够承受的临界值正常情况下,空气中含氧量为21%左右,如果低于19.5%时,人就会变得呼吸加速、感觉到疲劳和无力感;低于12%时,呼吸会变得困难;而低于10%时,会出现呕吐、无法行动、失去意识甚至死亡。以上便是我们所说的几种程度的“缺氧”。
空气氧气含量大于23.5%称为富氧环境
所谓“盈满则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氧气浓度可以使人体感觉更加舒适,但超过了一定的界限,也会出现负面影响。一般来说,当空气氧气含量大于23.5%,就算是富氧环境了。
新鲜空气不仅“新”在含氧量,也要“新”在洁净度
空气中正常的含氧量是21%,而在室内氧气含量会因为室内人数以及密闭程度的不同有所变化,比如夏天或者冬天,大多数人会选择关闭门窗开空调,室内废气没办法排出去,外边新鲜空气也无法进来,长时间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也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常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的原因。
室外的新鲜空气,主要“新”在两个点,一是空气的氧气含量,二是空气的洁净程度。长期密闭的环境会导致室内空气氧气含量降低,废气含量上升,开窗换气十分有必要,但由于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提高,PM2.5、废气的存在,即便开窗也没办法获得真正的新鲜空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