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营养、年龄、内分泌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影响人体的免疫力。
一般来说,婴幼儿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增强;进入青春期后,由于体内内分泌系统的重大改变,青春期结核病感染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口日渐老龄化,老年性结核病人也逐渐增多,这是因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降低而引起的;遗传因素可导致结核病的发生,临床上经常可以发现,夫妻间互相传染结核病的情况远低于父子间、母女间先后发生结核病;长期酗酒、精神病病人以及糖尿病病人等也易感染结核病。
当然,与排菌的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家属、亲友、同事以及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机会也较一般人为多,他们均属于结核病的易感人群。
结核病: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华商报》:3月24日是第九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75%在农村,目前有结核菌感染者5.5亿人,结核病患者500万人,每年死于结核病的约13万人。西安市形势同样严峻,现有结核菌感染者312万人,结核病患者2.6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8572人,每年因患结核病死亡的人数约689人,在这些病人当中,80%是15-54岁人群,为最具有劳动力的群体。陕西省友谊医院免疫变态反应科吴合
以下五类人群容易患结核病:儿童、青少年、妊娠或产后妇女、老年人等抵抗力弱的人群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抵抗力低,容易发生结核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人生活过度紧张或疲劳过度、生活不规律的人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严重感染结核菌的人。
据省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所长郭刘家介绍,我省有1200万人感染了结核菌,占总人口的30%以上,全国的这个数字为46%,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有近半数人感染了结核病菌。与爱滋等其他病菌“感染即意味着患病”不同,感染结核病菌并不代表患有结核病,据统计,感染者约有10%左右会转成患者。
据悉,西安市13个区县均设立了可享受免费政策的结核病门诊,包括: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陕西省友谊医院、西电集团医院、西安市结核病院以及各区县疾控中心等。
结核病开始偷袭年轻人
《华商报》2008年03月22日 04:22:56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据悉,结核病人群中约75%为中青年人,面对目前越来越多年轻人患上结核病现象,专家提醒大家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不少年轻人患上结核病
省结核病防治院副院长牛国强近日收到不少求助信。
一位大三学生在来信中称,他曾因结核住院治疗过,目前仍在服药。最近一次复查的结果是左肺下叶背段有少许纤维灶,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类似的求助对象中,以20-30岁的年轻人居多。该院住院的结核病患者中,中学生和大学生超过20%。
■年轻人接触传染源机会多
据估计,我省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约4.5万例,流动人口增加,耐药结核病的蔓延,结核菌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致使结核病疫情恶化。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年中平均可传染10至15位健康人,感染人群中有10%左右可能发病,这些病人又会成为新的传染源。
我省目前有结核菌感染者约1200万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14万人,年死亡约3500人。15岁至55岁人群是城市结核病患病主要年龄段,很多年轻人在出现咳嗽、咳痰等结核病有关症状时并不重视,自以为是感冒不去检查,直至咯血了才去医院。
以往多在农村和老年人群中高发的结核病,为何在城市人群和年轻人中呈现增长趋势?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rnonary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渗出、干酪样坏死及其他增殖性组织反应。可形成空洞。除少数起病急聚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表现为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50年代以来,我国结核病的流行趋势虽有下降,但各地区疫情的控制尚不平衡。仍是当前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国十大死亡病因之一。 pulmonary tuberculosis(简称TB)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tubercle bacillus) 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 本病病理特点是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空洞。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欲演欲烈。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也即“痨病”。 19世纪,不知有多少人曾被这种无情的烈性传染病夺去了亲人或朋友,虽然20世纪多种有效抗生素和预防药物的产生使肺结核病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减少,但因此放松警惕就大错特错了。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有卷土重来之势,对这种传染病的防治不容懈怠。 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宣布发现了结核杆菌,并将其分为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4型,其中人型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肺结核就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状。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等使带菌液体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就会被感染。 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后,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的相继合成,更令全球肺结核患者的人数大幅减少。在预防方面,主要以卡介苗(BCG)接种和化学预防为主。其中1952年异烟肼的问世,使化学药物预防获得成功。异烟肼的杀菌力强,副作用少,且又经济,所以便于服用,服用6至12个月,10年内可减少发病50%至60%。 抗生素、卡介苗和化疗药物的问世是人类在与肺结核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胜利,为此,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20世纪末即可消灭肺结核。然而,这种顽固的“痨病”又向人类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万人死于此病,是该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大大超过了肺结核流行的1900年。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际,“制止结核病”世界行动组织公布的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于结核病,而每年罹患结核病的人数超过800万。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近20年世界许多地区政策上的忽视,致使肺结核防治系统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艾滋病人感染肺结核的几率是常人的30倍,大部分艾滋病患者都死于肺结核,随着艾滋病在全球蔓延,肺结核病人也在快速增加多种抗药性结核病菌株的产生,增加了肺结核防治的难度等。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