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柴胡为常用中药,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为解热要药,有解热、镇痛、利胆等作用。据报道,现各地有制成柴胡注射液的,用以治疗流感、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
柴胡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柴胡抗炎的有效成分为柴胡皂苷。
扩展资料
北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柴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柴胡
柴胡,中药名。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柴胡是常用解表药。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禁忌
柴胡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剂量为10克/包,六岁小孩用量:每天3次,每次半包。如果没有咳嗽明显、喉咙红肿等现象,服用一上药物治疗即可,暂可不必服用头孢之类的抗菌消炎药,如果加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也许效果更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