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依据是津血同源。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中经常接触的问题。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简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说明了血汗二者的密切关系。汗为津所化,津液又是血的组成部分,而津血都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所以从生理上看可谓血汗同源。
在病理上,若汗出过多,就必然耗伤津液,化血无源而血少;相反,在失血者,必伤其津液,津液亏虚汗无以资而汗少。在治疗上,对于失血,血虚患者,就不能妄夺其汗;对于脱汗者,也不宜用动血之品或针刺放血疗法。
对后世医家有较大的启发,如《伤寒论》便提出“衄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的告诫;而血虚或失血感受表邪者,又有养阴发汗或养血发汗的创制,并又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上“血汗同源”的论点。
首先你要把基础理论学好。因为中药学里的语言是中医术语,中医基础你不懂,中药的功效就难以理解。比如黄芪是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要是不知道什么是气、阳、卫、表,你就不理解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就是硬背下来也容易忘记,也不会用这个药去治疗疾病。如果你的基础理论非常好了,功效也能理解,就是记不住,那只有一个办法:用功。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中药学里的每一味药的功效都是重点,功效相对应的每一条目都要仔细的看。我读书的时候要求任何一味药的功效一个字都不能差,虽然死板了点,但能练出基本功。并且,我看着目录背功效,遇到不会的去看里面的内容,这样很容易记住。另外,每一味药都是归类的,有的功效是另外一类里的,这就是特殊功效记忆。有一部分药物功效很相近,就对比着去记,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如果要考试了,来不及看厚厚的书,那只有抓一下所谓的重点。中药学中有500来种药,在大纲里面规定有的是重点,有的是熟悉,有的是了解。你就把规定重点和熟悉的掌握住,了解的临床再去看吧,呵呵。
你要很努力的学好这些知识,现在辛苦了点,将来应用的时候就轻松多了----我们总不能当着患者的面去翻书吧?
祝你学有所成!
发物是一个相对概念,因个体体质不同,对个体来说,发物就不同。比如虾,有人吃了会过敏,那么虾对这个人来说就是发物,而有的人吃了不会过敏,对这个人来说就不是发物。发物中如鸡、蛋类、猪头肉等对人体而言为异体蛋白,这种异体蛋白就可构成过敏源而导致人体发病。
鱼、虾、蟹类本身就含组织胺,而组织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及嗜酸性白细胞增高等,从而导致了机体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诱发皮肤病,如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发热等。
有的高敏病人,甚至对大米、小麦、玉米等都可产生过敏反应。酒、葱、蒜等可通过酒精或挥发刺激物质直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肤病病情加重或病情迁延。
对于发物的辩证:
但目前现代研究在这一领域上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关于“发物”的问题不是很有科学证据,应该说只要没有过敏反应,吃了没有不良反应,这些东西可以少吃。只要控制一下吃的量,比如一个月只吃1、2次,每次少吃点,应该没什么问题。
按照经验,牛肉、羊肉、公鸡、虾、螃蟹、无鳞鱼等肉类食品,及蔬菜中的韭菜、香菜、茴香、葱、姜等辛香发散之物。其它食品没有归纳到发物当中去。
关于发物,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