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bāo shù
2 概述心包俞为经穴别名,即厥阴俞[1]。见《针灸穴名解》。
穴位 厥阴俞 汉语拼音 Jueyinshu 罗马拼音 Chuehyinshu 美国英译名 Yin in Equilibrium locu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14 富耶氏 V14 德国 B14 英国 B14 美国 BI14
厥阴俞为经穴名[2](Juéyīnshù[3]BL14)。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4]。属足太阳膀胱经[2]。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2][3]。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2]。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3 厥阴俞的别名
阙俞(《备急千金要方》),阴俞(《神灸经纶》)、心包俞[1]。
4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俞随年壮。
5 穴名解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2]。
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厥,尽也。”阴,《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盖“厥阴”为经脉名,在此意指心包络,又为阴气至极与厥逆之意。《释名·释疾病》:“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腹也。”厥阴,阴之尽也,手厥阴出自胸中,足厥阴下起大敦上至巅顶。阴极阳生,如心阳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气上冲者,皆可选用。《类经·经络类》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俞,指腧穴。此穴在肺俞之下,心俞之上,内应心包络。心包络为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又以经脉的生长、发展、消尽次序而言,厥阴乃消尽之意,该穴可治心气不足、四肢厥冷之证,有通经活络之功。[1]
6 特异性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
7 所属部位背部[5]
8 心包俞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4]。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2]。
一说厥阴俞“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厥阴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心包俞穴的取法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2]。
俯伏坐位,第4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10 心包俞穴穴位解剖厥阴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重叠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该穴正对第四肋间隙。其结构包括肋间肌、肌间血管和神经。肋间肌由外向内可分为肋间外、内和最内肌。肋间最内肌菲薄,或不成层,肋间血管、神经通行于肋间内和最内肌之间,因最内肌不成为完整的一层,所以胸膜炎时,可波及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2]。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4]。
11 心包俞穴的功效与作用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2]。
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应用,为治疗心脏病和神志病的重要腧穴[8]。
厥阴俞穴内通心包络,可降逆回阳[1]。
12 心包俞穴主治病证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7]。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咳嗽,吐血,盗汗;呕吐[6]。
厥阴俞穴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4]。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咳嗽、心痛、胸胁满痛、呕吐、肩胛酸痛等[2]。
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2]。
1.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3. 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13 刺灸法13.1 刺法斜刺0.3~0.5寸[4]。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2]。
斜刺0.5~0.8寸[7][6],局部有麻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本穴不能直刺或深刺,以免伤及胸膜和肺,引起气胸[6]。
13.2 灸法可灸[2][6][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心包俞穴的配伍厥阴俞穴配膻中,为俞募配穴法,有宽胸理气,活血止育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胸满,烦闷。
厥阴俞穴配内关、胃俞,有利膈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厥阴俞穴配间使、神门,有养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厥阴俞配太冲、曲池,治高血压[6]。
厥阴俞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心绞痛[6]。
厥阴俞配心俞、耳门、听宫,治失眠、健忘、耳聋、耳鸣[6]。
15 文献摘要《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证》:热病气穴……四椎下间主膈中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呕吐心痛。
《针灸大成》: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即心包络俞也。
《针灸资生经》:厥阴俞、神门、临泣,治心痛。
《太平圣惠方》:理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胸闷。
《针灸逢源》:治咳逆,心痛,呕吐烦闷。
《医学入门》:主呕逆,牙疼,胸闷。
16 心包俞穴研究进展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膏肓俞的别名5 出处6 穴名解7 所属部位8 膏肓俞的定位9 膏肓俞的取法10 膏肓俞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膏肓俞的功效与作用12 膏肓俞主治病证13 刺灸法 13.1 刺法13.2 灸法 14 膏肓俞的配伍15 文献摘要16 膏肓俞研究进展 16.1 对细胞的影响16.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6.3 对支气管的影响 17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膏肓俞 1 拼音gāo huāng shù
2 英文参考Gāohuāngshū BL43 [中国针灸学词典]
gāohuā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4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4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膏肓 汉语拼音 Gaohuang 罗马拼音 Kaohuang 美国英译名 Vital Organs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43 日本 43 法
国 莫兰特氏 V38 富耶氏 V39 德国 B38 英国 B38 美国 BI43
膏肓俞为经穴名[1](Gāohuāngshù BL43) 。出《备急千金要方》。《医学入门》作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1]。膏即膏脂,肓指肓膜,在此指心下膈上的膏脂肓膜,因近于心包故被看作心包的组成部分,此穴与厥阴俞并列,故名膏肓俞[1]。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主治肺、心、胸背及衰弱性疾患:如羸瘦虚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盗汗自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翻胃噎膈,久嗽痨瘵,咳血吐血,肩背痛风,痈疽发背,癫狂,不眠,健忘,梦遗失精,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肺结核,遗精,肩胛背痛,肺痨,咳血,失眠,多梦,项强,肩背痛,虚劳羸瘦,现代又多用膏肓俞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支气管炎,哮喘,阳痿,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经衰弱,乳腺炎,贫血,神经衰弱及一切慢性虚衰性疾病,久病体虚,常灸此穴有强壮效应。
4 膏肓俞的别名膏肓(《医学入门》)。
5 出处《备急千金要方》:膏肓俞无所不治。
6 穴名解膏即膏脂,肓指肓膜,在此指心下膈上的膏脂肓膜,因近于心包故被看作心包的组成部分,此穴与厥阴俞并列,故名膏肓俞[1]。
膏,心下之部,生于脾;肓,心下膈上部,生于肾。膏盲指心下膈上之脂膜,内与心膈间脂膜相应,邪正之气可由此出入转输。肉之肥者为膏,心下亦为膏,膜脂为肓,膈上亦为肓。病入膏盲,指其为邪气深藏之所。此穴无所不主,又指为助长正气之门。与肓俞、胞肓、肓门,以及膈俞、膈关诸穴,可以互参。膏盲喻指病位深隐,本穴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之功。穴在第4胸椎棘突下两旁,与厥阴俞平,穴近心膈,故名膏肓俞。[2]
7 所属部位背部[3]
8 膏肓俞的定位标准定位:膏肓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4]。
膏肓俞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膏肓俞位于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一说“除脊各三寸取穴”(《针灸资生经》)[5]。
膏肓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膏肓俞的位置
膏肓俞在背部的位置
膏肓俞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膏肓俞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膏肓俞的取法膏肓俞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俯伏坐或俯卧取穴[1]。
俯卧位,两手抱肘,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3寸,当肩胛骨脊柱缘处取穴。
俯卧位,第4胸椎棘突下与肩胛骨内侧缘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10 膏肓俞穴位解剖膏肓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菱形肌、第四肋间隙。有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分布著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内侧支分布。(参看心俞等穴)
10.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1]。
10.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外侧皮支的分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膈神经、肩胛背神经和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并有肩胛背神经和动脉经过[7]。
布有第二、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及肩胛背神经;并有肋间动脉后支及颈横动脉降支通过[5]。
11 膏肓俞的功效与作用膏肓俞有补肺健脾、宁心培肾、治痨益损的作用[1]。
膏肓俞具有补虚益损,调理肺气的功效。
膏肓俞位于魄户和神堂之间,魄户为肺俞之旁,下为膏肓,神堂为心俞之旁,故也可说膏肓位于心肺之间,膏生于脾,肓生于肾,故膏肓与肺、心、脾、肾关系密切。肾益先天,脾补后天,肺主气、心主血,心藏神,故可治疗肺脏病、虚劳羸瘦、神志病等。[6]
膏肓俞上有肺之魄户,下有心之神堂,本穴居二者之间,即医缓所谓肓之上,膏之下也,治症颇多,以虚损、梦遗、上气、咳逆、痰火、健忘为主[2]。
12 膏肓俞主治病证膏肓俞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主治肺、心、胸背及衰弱性疾患:如羸瘦虚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盗汗自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翻胃噎膈,久嗽痨瘵,咳血吐血,肩背痛风,痈疽发背,癫狂,不眠,健忘,梦遗失精,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肺结核,遗精,肩胛背痛,肺痨,咳血,失眠,多梦,项强,肩背痛,虚劳羸瘦,现代又多用膏肓俞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膜炎,支气管炎,哮喘,阳痿,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经衰弱,乳腺炎,贫血,神经衰弱及一切慢性虚衰性疾病,久病体虚,常灸此穴有强壮效应。
膏肓俞主治肺、心、胸背及衰弱性疾患:如羸瘦虚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盗汗自汗、脾胃虚弱、四肢倦怠、翻胃噎膈、久嗽痨瘵、咳血吐血、肩背痛风、痈疽发背、癫狂、不眠、健忘、梦遗失精等[1]。
膏肓穴主治咳嗽、气喘、吐血、盗汗、肺结核、健忘、遗精、肩胛背痛[7]。
膏肓穴主治肺痨,咳嗽,气喘,盗汗,咳血;失眠,健忘,多梦;项强,肩背痛;虚劳羸瘦[6]。
膏肓俞主治肺痨,咳嗽,气喘,咳血,盗汗,遗精,健忘,四肢倦怠,痈疽发背等[5]。
现代又多用膏肓俞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胸膜炎、神经衰弱及一切慢性虚衰性疾病等[1]。久病体虚,常灸此穴有强壮效应[1]。
1. 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阳痿,遗精;
3. 其它: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经衰弱,胸膜炎,乳腺炎,贫血。
4. 本穴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13 刺灸法13.1 刺法斜刺0.3~0.5寸[5]。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
斜刺0.5~0.8寸[7][6],局部有酸胀感[6],有时可扩散至肩胛骨[6]。
注意:膏肓俞体内对应肺脏,故不能深刺,以免引起气胸[6]。
13.2 灸法可灸[1][7][6]。
艾炷灸7~15壮;或艾条灸20~30分钟[5]。
艾炷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14 膏肓俞的配伍膏肓俞配足三里、膈俞,有健脾生血补虚的作用,主治骨蒸劳热,盗汗。
膏肓俞配天突、大椎,有理肺降气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支气管哮喘。
膏肓配肺俞、百劳、足三里、太渊,治肺痨[6]。
膏肓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失眠健忘[6]。
膏肓配大椎、气海、关元、足三里,治体虚形瘦[6]。
15 文献摘要《备急千金要方》:膏肓俞,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或失志误。
《循经考穴编》:五劳七伤,诸虚百损,传尸劳瘵,骨蒸盗汗,吐血,咳血,举重失力,四肢倦怠,目眩头晕,脾胃虚弱,噎膈反胃,痈疽发背。
《针灸大成》:主羸瘦,虚损,传尸骨蒸,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发狂,健忘,痰病。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发狂健忘。
《针灸聚英》:传尸骨蒸。
16 膏肓俞研究进展16.1 对细胞的影响针刺膏肓、膈俞,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恢复正常[6]。
针刺实验性失血性贫血家兔的“膏盲”部位,可使血红蛋白增加,红细胞数上升,提前纠正贫血状态[1]。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膏肓穴可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有报道针刺该穴治疗恶性贫血,5日后红细胞数由100×104/ml上升至337×104/ml[2]。动物实验提示,对实验性贫血动物针刺膏肓、膈俞,可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的恢复[2]。
16.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艾灸膏肓可提高人体细胞免疫功能[6]。
16.3 对支气管的影响针刺膏肓可使支气管痉挛得到缓解[6]。
针灸歌赋的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释义:
1、“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在背部脊椎骨两侧距(督脉)中线1.5寸的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从上而下平第三胸椎棘突下缘的是肺俞,平第四胸椎棘突下缘的是厥阴俞,平第五胸椎棘突下缘的是心俞,而平第九和第十胸椎棘突下缘的则是肝俞和胆俞。
2、“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缘的是脾俞,平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缘的是胃俞。平第一腰椎棘突(俗称十三椎)下缘者为三焦俞。
3、“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平第二腰椎棘突(俗称十四椎)下缘者为肾俞。至于第四腰椎(俗称十六椎)棘突下旁开1.5寸则是大肠俞。
4、“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平第一骶后孔,距中线旁开1.5寸的是小肠俞。平第二骶后孔,距中线旁开1.5寸的是膀胱俞。总之,十二背俞穴都在脊椎骨两侧,应仔细寻找才能取准穴。
扩展资料:
1、针灸歌赋是古人编撰的关于穴位,针灸治疗等方面的简单、易懂、便于记忆的一种歌赋,它对复杂繁琐的穴位进行了归纳,对针灸的学习极有帮助。
2、针灸歌赋包含:四总穴歌、井荥输原经合歌、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十五络穴歌、八脉交会八穴歌、八脉八穴治症歌、十二原穴歌、十二背俞穴歌、十二募穴歌、八会穴歌、下合穴歌、十六郄穴歌。
3、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简称俞穴。属膀胱经穴,分布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
4、背俞穴除可用于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用于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5、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针灸
百度百科-针灸歌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