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虽然接住了,但是我很担心,不知道应该注意什么?另外,右手桡骨骨折后能不能握笔写字?
解析:
【概述】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的损坏。
【诊断】
腕部外伤后剧痛,不敢活动。Х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治疗措施】
1、无移位的骨折 用石膏四头带或小夹板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伸直型骨折或屈曲型骨折多可手法复位成功。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复位后,保持腕关节掌屈及尺偏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4周。屈曲型骨折纵向牵引后复位方向相反,复位后,腕关节背屈和旋前位固定4周。固定后即拍X线片检查对位情况外,1周左右消肿后需拍片复查,如发生再移位应及时处理。
3、粉碎性骨折 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如巴尔通骨折),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6周。
4、合并症的处理骨折畸形连接,凡导致功能障碍者,应手术纠正畸形及内固定。下尺桡关节脱位影响前臂旋转者,可切除尺骨小头。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观察3个月不恢复者,应探查松解神经,并修平突出的骨端。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者,应去除骨赘、修复肌腱。骨质疏松者应给于相应治疗,以防止其它严重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合并症的发生。
5、功能锻炼骨折固定期间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动锻炼。尤其老年人,要防止肩关节僵硬。
【病因学】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1814年由A.Colles详加描述。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柯利氏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临床表现】
腕部肿胀、压痛明显,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经有无损伤。
【并发症】
正中神经损伤;迟发性伸拇肌腱断裂;股骨颈骨折
【辅助检查】
X片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伸直型者桡骨骨折远端向背桡侧移位,关节面掌侧及尺侧倾斜角度变小、消失、甚至反向倾斜。桡骨远骨折端与近侧相嵌插,有的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下尺桡关节分离。屈曲型骨折桡骨远端向掌侧移位。对轻微外力致伤的老年患者, 应作骨密度检查, 以了解骨折疏松情况。
骨折的治疗愈合过程要经过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以及药物治疗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手臂骨折后,尤其是前臂尺、桡骨双骨折,对复位的要求较高;如果复位时对位、对线不理想,可能愈合后会造成前臂的旋转功能障碍,因此复位时一定要纠正骨折的旋转移位以及分离移位。高质量的复位是骨折能够良好愈合以及快速愈合的前提,但不要为了过分的追求复位质量,而反复多次或采取暴力的手法进行复位,否则可能会造成局部软组织以及骨膜的损伤,增加局部的出血量,反而不利于骨折的愈合。复位后要对骨折进行固定,牢固的固定是维持骨折良好复位后的位置,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一旦固定不牢固,可能会发生骨折断端再次移位,影响骨折愈合,会出现延长骨折愈合的时间或发生骨折不愈合。功能锻炼应该循序渐进,合理的功能锻炼应该避免操之过急,也不要制动时间过久,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恢复骨折肢体功能的重要保证。药物治疗能够提供骨折愈合时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促进骨折更快、更坚固的愈合。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