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湿气、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事实上土茯苓汤原来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痔疮。后来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子7个,煎水代替茶来饮用。
(2)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3)治疗头痛
根据不同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药物。治疗头痛可以选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g。服用要付的时间最短7天,最长要3个月。
(4)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以身体疼痛去除淤血的药汤为基础,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达30g,多达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剂左右就可以见效。严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土茯苓的疗法
1、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土茯苓200克,桂枝,白术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2、治湿泻
白术50克,土茯苓(去皮)35克。上细切,水煎50克,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
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4、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生姜250克,土茯苓150克(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5、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6、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土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土茯苓的禁忌
1、土茯苓忌米醋。
2、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
3、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
1、茯苓栗子粥
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本方用茯苓补脾利湿,栗子补脾止泻,大枣益脾胃。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
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煮食。源于《奉亲养老书》。本方以茯苓补脾利湿,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
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
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5、茯苓膏
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总结:土茯苓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能治疗那么多种疾病。是不可多可的可贵药材。本文介绍了土茯苓的用法,但是如果大家遇到了问题,还是要去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增大或者减小用量,不可自己胡乱吃药。病情较轻的可以尝试对症的土茯苓食疗方法。可以很好的治疗疾病。
桃子草应该是中药地桃花的别名、它的别名还有天下棰(《生草药性备要》),油玲花(《福建中草药》),三角风(《湖南药物志》),羊带归(《广西中药志》),假桃花(《南宁市药物志》)等【基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地桃花的根及全草。梵天花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有3种、5变种。
【形态】亚灌木,直立多分枝,高达1m;小枝被星状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4cm;被灰白星状毛;托叶线形,长约2mm,早落;叶片多型,茎下部叶近圆形,长4~5cm,宽5~6cm,通常3浅裂,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锯齿;中部的叶卵形,长5~7cm,宽3~6.5cm,裂片三角形或阔三角形;上部的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4~7cm,宽1.5~3cm,浅裂,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上面被柔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基出脉3~7条;通常仅中脉具腺体。花腋生,单生或稍丛生;花梗短,具毛;小苞片钟状,5裂,近基部合生,宿存;花萼杯状,5裂,与小苞等长,被星状柔毛;花瓣5片,淡红色,倒卵形,长约15mm,无毛;外面被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15mm,子房5室,花柱分枝10,微被长硬毛。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cm,分果被星状短柔毛和钩状刺毛,成熟时与中轴分离。种子卵形,无毛。花期7~10月。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200~2500m的干热空旷地、荒坡或疏林下。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地区。日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印度也有分布。
【栽培】宜温暖湿润的环境,一般土壤均可种植。用种子繁殖,于3~4月播种,直播。按行、株距各33cm开穴点播,穴深约3cm,每穴播种约10粒,每亩用种量1~1.5kg。苗高7~10cm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每穴留苗2~3株。生长期间需追肥2~3次,肥料以人畜粪水或堆肥为主,适量应用化肥,栽种3~4年后,应翻蔸另种。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药材产于广西、福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