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配合其它所有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故说:“心者,君主之官。”
心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和主神志两个方面。其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心的经脉与小肠相连,互为表里关系。
心外面有一层包膜,称心包络,简称心包,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其经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连而成为表里关系。在生理功能方面,心包能通行气血,保护心脏免受伤害。因能代心行令,故又称为“心主”.由于心包裹护心脏,为心之屏障,所以中医学认为邪气伤心时,必首先伤害心包。故温病学中,将外感温热病中因热邪引起的神志昏迷、谵语等神志症状称为“热入心包”、“痰蒙心窍”,这些症状实际上是心脏的疾病。因此,一般认为心包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它是附属于心脏的。
中医所说的心是五脏之一,按其功能可分为“实质之心”与“神明之心”两类。实质之心是从形态学即解剖学的意义上而言的,指的是血肉之心,古人形容它形圆而尖,犹如含苞待放的莲花,倒垂于胸中的两肺之间,并有心包裹护于外;心与血脉相联系,有“主血脉”的功能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神明之心则是说,心还是个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因此,心有“藏神”、“主神明”的功能。此外,心在形体方面与脉管相合,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腑)相表里。在自然界则与夏气相应。上述的内容便是以心为主体而形成的一个生理系统。其中,主血脉、主神明则是主宰着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功能。因此,中医将心比喻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心居上焦,属阳脏而主阳气。《血证论》说:“心为火脏,烛照万物。”即指心的阳气相当旺盛,既能温煦人体,又能推动血液运行,营养全身,维持生命,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水液代谢等,均依赖于心阳的温化作用。故古人把心脏比喻为天体中的太阳。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例如,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虚则面色白晦滞;心血虚则面色萎黄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等等。所以说:“心之合,脉也”,“其华在面”。
心主血脉
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所以血液循环的原动力在心脏,这是心气作用的体现。而心行使这部分功能又要依靠心血的供养,两者 密切相关,互相依存。人如果心气不足,推动血液循环的力量就不够,人极易乏力,也难以推动肠蠕动,就会形成气虚性便秘。一些中老年人长期便秘,给他们补心气,几天之后有力量排泄了,便秘便消解,气血足人也有力气了。
心主神志
人心气虚弱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严重时还会产生厌世心理。许多自杀的人无论起因是什么,最后都是因为心气虚极,就是由心气虚而出现慢感状态,是物质失衡达到了精神难以承受外界压力的程度时产生的最终结果。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听到一些人因家庭矛盾或生活压力而过于忧虑、压抑,情绪不能调整,往往会出现厌世自杀行为(女性偏多),遇到这种情况,给患者补心气,很快,气通血畅了,心情也就好了。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气虚的人就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舌为心之窍
人的脸和舌血脉分布的比较丰富,故心的功能正常与否能直接反映出来。若面色白或青紫无光泽、舌色紫暗无华或白是心气循环不畅或气虚;舌尖红是心火过旺;舌头僵硬难以转弯是心脑血管急病的前兆。有些人气血不足、面色无华,靠美容和营养霜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们给这些人调养气血,面色即出现红润有光泽的健康状况。
心与汗。“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病人用药发汗过度或因其它原因导致大汗,可损害心阳,重则会出现大汗亡阳的危险现象。所以,平时发现心虚出汗,就应及时补气。
心包是指包裹在心脏外面的一层包膜,属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所以,外来病邪侵袭于心,心包首当其冲,以防止直接侵犯到心脏,发生生命危险。如果患温热病,人神昏乱语。在19点戌时心包经旺时应清心,效果较好。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心为阳中之太阳,以阳气为用。心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使之生机不息,故喻之为人身之“日”。“盖人与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阳,日也”(《医学实在易》)。心脏阳热之气,不仅维持了心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又有温养作用。“心为火脏,烛照万物”(《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故凡脾胃之腐熟运化,肾阳之温煦蒸腾,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等,心阳皆起着重要作用。
心气与夏气相通应
心应夏气,“通”即相互通应之意。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系统是通应联系着的。心与夏季、南方、热、火、苦味、赤色等有着内在联系。心为阳脏而主阳气。天人相应,自然界中在夏季以火热为主,在人体则与阳中之太阳的心相通应,了解心的这一生理特性,有助理解心的生理病理,特别是病理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
心与小肠
中医认为小肠属腑,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接受在胃中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并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运输于脾残渣送入大肠和膀胱。心和小肠为表里,心火过旺,可转移到小肠,有的人会小便短赤,重则尿血;有人会咳,咳时肛门排气。这种情况可在13点未时小肠经旺的时候清除小肠热。
小肠
小肠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的功能,实际上是脾胃升清降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因此,小肠功能失调,即可引起浊气在上的腹胀、腹痛、呕吐、便秘等症,又可引起清气在下的便溏、泄泻等症。
小肠位居腹中,其上口在幽门处与胃之下口相接,其下口在阑门处与大肠之上口相连。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与心相为表里。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即接受或以器盛物的意思。化物,具有变化、消化、化生的意思。小肠接受由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并对其作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小肠主泌别清浊小肠将经过进一步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将水谷精微吸收,将食物残渣向大肠输送,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而无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因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则大便稀薄而小便短少。
执业药师考点:心的生理功能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有心包护卫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且与舌、面等有联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所谓心主血脉,主要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脏、脉和血液循行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的独立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脏所主,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心脏的正常搏动,有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如果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皆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出现异常现象。
心对血液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脾胃经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为血液。其中心对于血液的生成有化赤作用。因此,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全身血脉充盈。如果血液不足,可见心悸、脉数等症。
2.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是指心有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根据现代生理学的认识,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是指心具有接受外来信息的作用。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和心气、心阳的鼓动与振奋作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病理上两者互为影响,如血虚、血热等,常可引起神志的改变,出现心神不安,也可引起血行不畅,出现瘀血等。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心包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由于心包能保护心脏,所以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代心受邪。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所出现的神昏、 谵 语等病证,称之为“热人心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