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高压锅在121度的温度下,用0.5N的硫酸水解淀粉时间:10min。把淀粉水解成葡糖糖,用碘液检查淀粉是否水解彻底,后用碱液中和.然后,加入醋酸铅、硫酸钠去除杂质、铅等.定容250ML..过滤,取滤液用来检测总糖的含量,然后取另一份滤液用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总糖减去还原糖就等于用酸水解以后的葡萄糖含量,乘以0.9就是淀粉的含量。关键控制的环节是尽量控制好样品水解的程度,因为马铃薯中含半纤维素较多,容易被水解掉,产生误差
不一样。碱式乙酸铅
cas:1335-32-6
英文名:lead
subacetate或者plumbous
subacetate
别名:盐基性醋酸铅
化学式:c4h8o6pb2
结构式:pb(ch3coo)2·pb(oh)
化学式量:m=566.50
性状:白色质重粉末。溶于水;不溶于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难溶于水。遇乙酸即生成乙酸铅,高温则分解成为氧化铅。有毒。
制备方法:在水浴上加热熔融固体乙酸铅,加入活化的一氧化铅,搅拌混匀后继续加热并搅拌至完全干燥,研细备用。
乙酸铅
cas号
6080-56-4
中文名称
乙酸铅
英文名称
lead
acetate
别
名
醋酸铅
分子式
c4h6o4pb.h2o;(ch3coo)2pb.h2o
外观与性状
微有乙酸气味的无色透明晶体,工业品呈灰褐色的大块
分子量
379.33
沸
点
280℃/无水物
熔
点
75℃/失水
溶解性
溶于水,微溶于醇,易溶于甘油
二者的结构不一样,从上面的资料里能看出。
铅霜,金丹家称之为“玄白”,即醋酸铅。铅粉制造工艺的第一步产物,即为醋酸铅。唐代《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七记载:“玄白法:九鼎第八服丹法诀,以玄黄若玄白一斤布釜底,以水银置其上,故须作也。取铅泻为挺,作板。依水银一斤,铅三斤,真金六两。消铅金,乃内汞,鼓以为银板,悬华池中,七日一发。未发当密覆华池瓮口。发之,取其流白者,纳青竹筒中,漆固其口,注华池中,三十日成水。又法:铅一斤,金一斤,两鼓之为板,薄锻如绢。置木盘中,以布幕其下,纳左味中三十日,皆为玄白。”这种方法是先将铅制成铅汞金三元合金或铅金二元合金,然后悬于华池中以醋熏,即可生成白色的醋酸铅。唐代的《玄霜掌上录》则是一篇专门介绍铅霜制法的丹经。其中说:“取上好黑铅一、生者二斤,汞半斤。先于铫子中扑铅令细,绝灰,便将汞投在铅中,熟搅,泻作埚子大小。临时用瓷瓶子一口,表里通油者。便取上好醋五升,贮在瓶内。……便安瓶子于坑内,其口与地平。将铅埚安瓶口上,更以纸三四重,纸上又安瓷碗盖之。若是阳极时,七日一度取出其埚,上如垂雪倒悬,见风良久自硬。扫取后,其瓶内醋损,即须换。如此重重取至一斤霜。”这段文字记载的制铅霜方法与《黄帝九鼎神丹经诀》记载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这里用的是铅汞二元合金。《玄霜掌上录》还说铅霜“其色如春雪,如面勃,其味甜淡甘美,捻在口中冷如春冰。”这是对醋酸铅性质极为正确的描述,为中国化学史和医药史上的珍贵史料。北宋苏颂等在《本草图经》中说:“又有铅霜,亦出于铅。其法以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置醋瓮中,密封,经久成霜,亦谓之铅白霜,性极冷。入治风痰及婴孺惊滞药,今医家用之尤多。”苏颂等记载的铅霜制法与《玄霜掌上录》记述的方法相同,但其用汞量变得较小。唐代金丹家沈知言在《通玄秘书》中记录的“华盖丹”是以铅片子悬于米醋瓮中熏制而成的铅霜。这种以铅一味直接用醋熏制铅霜的方法至明代已为医家普遍采用。《本草纲目》卷八记载:“以铅打成线,窜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这种方法可制得比较纯的醋酸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