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光简介

承光简介,第1张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出处5 穴名解6 所属部位7 承光穴的定位8 承光穴的取法9 承光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承光穴的功效与作用11 承光穴主治病证12 刺灸法 12.1 刺法12.2 灸法 13 承光穴的配伍14 特效 *** 15 文献摘要16 参考资料附:1 古籍中的承光 1 拼音

chéng guāng

2 英文参考

Chéngguāng BL6 [中国针灸学词典]

chéngguā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承光 汉语拼音 Chengguang 罗马拼音 Chengkuang 美国英译名 Receiving Light 各

号 中国 BL6 日本 6 法

国 莫兰特氏 V6 富耶氏 德国 B6 英国 B6 美国 BI6

承光为经穴名(Chéngguāng BL6)[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1]。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1]。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痫,眩晕,鼻衄,青盲,目翳,口㖞,呕吐,心烦,现代多用承光穴治疗鼻炎,角膜炎,感冒,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此穴为治目视不明的要穴,《甲乙经·卷十二载》:“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青盲,远视不明,承光主之。

5 穴名解

承即承受,光即阳光,此穴居头顶,承受阳光,故名承光[1]。

承,奉也,亦有承受、继承之义;光,有明义[2]。该穴主治目生云翳,近视不明[2]。因目之能视,必赖光线,刺之可使目继得光明,故名之[2]。

6 所属部位

头部[3]>前头[4]

7 承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承光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3][1]。

承光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5寸,再旁开1.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5]。

另说承光穴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3寸,再旁开1.5寸(《针灸甲乙经》);或在头正中线入前发际2寸,再旁开1.5寸处(《备急千金要方》)。

承光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承光穴在头部的位置

承光穴在头部的位置

承光穴的位置(肌肉)

承光穴的位置(骨骼)

8 承光穴的取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五处后1.5寸,五处与通天之间取穴。

承光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处[1]。

正坐仰靠位,前发际至百会的中点,与神庭和头维连线的内1/3与外2/3处垂线的交点上取穴[6]。

快速取穴:先取百会(正坐,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处即是百会穴),再取百会至前发际的中点,再旁开量2横指处即是承光穴[7]。

9 承光穴穴位解剖

承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处。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皮下筋膜致密,嵋脂肪和纤维束组成。在该层筋膜内,眶上神经伴行的眶上动、静脉的分支形成各自的神经、血管丛,左右侧均有广泛的吻合。帽状腱膜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厚而坚韧,通过皮下筋膜内的纤维束与皮下筋膜、皮肤紧密相连。该膜前连枕额肌的额腹,后连枕腹。其下方为疏松结缔组织形成的腱膜下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中的导血管和头皮的浅静脉、颅顶骨的板障静脉与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等结构均有广泛吻合。行针多在此层进行。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1]。

9.2 穴区神经、血管

有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的分支分布[8]。

当额神经外侧支和枕大神经吻合支处;并布有额动、静脉,颞浅动、静脉及枕动、静脉的吻合网[5]。

10 承光穴的功效与作用

承光穴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窍的功效。

承光穴有清头风、明眼目、通鼻窍等作用[1]。

承光穴有清头散风、通窍安神,治青盲、目翳之功[2]。

11 承光穴主治病证

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痫,眩晕,鼻衄,青盲,目翳,口㖞,呕吐,心烦,现代多用承光穴治疗鼻炎,角膜炎,感冒,面神经麻痹,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

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呕吐烦心、目视不明、鼻塞多涕、癫痫[8]。

承光穴主治头面、五官及局部疾患:如头痛、眩晕、鼻塞、鼻衄、青盲、目视不明、目翳、口喁、呕吐、心烦等[1]。

承光穴主治头痛,目眩,鼻塞,目翳等[5]。

承光穴主治头痛,眩晕,目视不明,鼻塞;癫痫[6]。

现代多用承光穴治疗鼻炎、角膜炎、感冒等[1]。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面神经麻痹,头痛,眩晕;

2. 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白斑,鼻息肉,鼻炎,内耳眩晕症等。

12 刺灸法12.1 刺法

一般沿皮刺0.3~0.5寸[1][5]。

平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6]。

平刺0.5~0.8寸[8]。

12.2 灸法

可灸[1][8]。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条温灸5~10分钟。

本穴禁用灸法[6]。

13 承光穴的配伍

承光配肝俞、中封,有平肝熄风镇痛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承光配合谷、迎香,有清热祛风,通利鼻窍的作用,主治感冒,鼻塞流涕。

承光配承泣、太阳,有明目退翳的作用,主治视力减退,目翳。

承光配解溪、丰隆,治眩晕[6]。

承光配光明、睛明、太冲,治目赤肿痛[6]。

承光配心俞、内关、水沟,治癫痫[6]。

14 特效 ***

以食指指腹按压承光穴,每次左右各1~3分钟,对头痛、目眩、鼻塞等症有特殊的疗效[7]。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热病汗不出,而苦呕烦心,承光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鼻塞不闻香臭,口㖞,鼻多清涕。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概述4 鼻流清涕的病因病机5 鼻流清涕的症状6 需要与鼻流清涕相鉴别的疾病7 鼻流清涕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肺经伏热 7.1.1.1 症状 7.1.2 肺气虚 7.1.2.1 症状7.1.2.2 证候分析7.1.2.3 治法7.1.2.4 方药治疗 7.1.3 脾气虚 7.1.3.1 症状7.1.3.2 证候分析7.1.3.3 治法7.1.3.4 方药治疗 7.1.4 肾阳虚 7.1.4.1 症状7.1.4.2 证候分析7.1.4.3 治法7.1.4.4 方药治疗 7.2 草药治疗7.3 外治法7.4 针灸治疗 7.4.1 针刺7.4.2 穴位注射7.4.3 艾灸7.4.4 穴位 *** 8 鼻流清涕患者日常保健9 鼻流清涕患者饮食禁忌10 参考资料附:1 治疗鼻流清涕的穴位 1 拼音

bí liú qīng tì

2 英文参考

rhinorrhea with clear discharg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hin nasal discharg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llergic rhinit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llergic rhiniti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鼻流清涕为症状名[1]。古称鼻鼽[1]。《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致也。”

鼻鼽(allergic rhinitis[2])为病证名。又称称鼽嚏、鼻流清涕。是指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主要表现的鼻病[3]。临床较为常见、多发[4]。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也说:“岁金不及……民病肩背瞀重,鼽嚏……”

《刘河间医学六书·素问玄机原病式》说“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

鼻流清涕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相似[4]。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5]。

4 鼻流清涕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鼽、嚏。”

《黄帝内经素问·脉解篇》:“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

《中藏经·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肺气通于鼻,和则能知香臭矣,有寒则善咳……实则鼻流清涕。”

《杂病源流犀烛·鼻病源流》:“有鼻鼽者,鼻流清涕不止,由肺经受寒而成也。”

《证治要诀》说:“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

鼻鼽多由肺卫不固,风寒侵袭鼻窍所致[1]:由于肺气虚,卫表不同,腠理疏松,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遂致喷嚏流清涕[4]。

肺气的充实,有赖于脾气的输布[4]。脾气虚则肺气虚[4]。而气之根在肾,肾虚则摄纳无权,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致病[4]。故本病的表现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4]。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

5 鼻流清涕的症状

《素问玄机原病式》:“鼽者,鼻出清涕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春善病鼽、衄。”

鼻鼽发作突然,患者先有鼻腔发痒、疫胀不适,继则喷嚏频作,鼻塞不通,流涕清稀量多,嗅觉暂时减退[4][1]。

检查见鼻内肌膜肿胀湿润,其色淡白或灰白,鼻涕清稀[4][4]。

此外,全身还可能出现头痛、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4]。

诸症来去迅速,起病急,消失也快,常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较长,症状消失后,则如常态[4]。

6 需要与鼻流清涕相鉴别的疾病

鼻流清涕应与伤风鼻塞(风寒鼻塞)相鉴别[4]:风寒鼻塞为感受风寒之邪而致,其鼻塞、喷嚏、流涕清稀,常伴有发热、恶寒等全身症状,病程较短,数天后可愈,而鼻流清涕症状发作突然,消失也快,有反复发作病史[4]。

7 鼻流清涕的治疗7.1 辨证治疗7.1.1 肺经伏热

鼻鼽·肺经伏热证(allergic rhinitis with pattern of latent heat in lung channel)是指肺经伏热,以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多在闷热天气发作,鼻黏膜色红或暗红,鼻甲肿胀,伴咳嗽、咽痒、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鼻鼽证候[3]。

7.1.1.1 症状

鼻痒,喷嚏频作,流清涕,鼻塞,多在闷热天气发作,鼻黏膜色红或暗红,鼻甲肿胀,伴咳嗽、咽痒、口干烦热,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数[3]。

7.1.2 肺气虚

鼻鼽·肺气虚寒证(allergic rhinitis with lung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肺气虚寒,以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黏膜色淡,恶风寒,面白,气短,咳嗽,咯痰色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等为常见症的鼻鼽证候[3]。

7.1.2.1 症状

鼻塞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黏膜色淡,恶风寒,或有自汗,面色㿠白,倦怠懒言,气短,音低,咳嗽,咯痰色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3][4]。

7.1.2.2 证候分析

鼻为肺之窍,肺气虚,风寒之邪乘机犯鼻,内伤于肺,正邪相争,格邪外出,故突发鼻痒,喷嚏频作;寒邪遏肺,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水外溢,清涕自流。津水停聚则鼻内肌膜肿胀苍白,呈水肿样,鼻塞不遥,嗅觉暂时减退;肺气虚,精微无以输布,则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气虚则卫表不固,腠理疏松,故自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是为气虚之证。[4]

7.1.2.3 治法

温补肺脏,祛散风寒[4]。

宣肺疏散[1]。

7.1.2.4 方药治疗

可用苍耳散,温肺止流丹、细辛膏等治疗[1]。如反复发作者,加黄芪、白术等药[1]。

可选用温肺止流丹加减治疗:方中以人参、甘草、诃子补肺敛气,细辛、荆芥疏风散寒,桔梗、鱼脑石散结除涕[4]。

《辨证录》卷三:“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热证宜用清凉之药,寒证宜用温和之剂,倘概用散而不补,则损伤肺气,而肺金益寒,愈流清涕矣,方用温肺止流丹。”

可用玉屏风散会苍耳子散:方中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苍耳子散辛散风邪以通清窍[4]。

《张氏医通》卷八:鼻鼽,鼻出清涕也。风寒伤皮毛,则膀理郁闭,宜疏风清肺,香苏散加川芎、蜀椒、细辛、辣桂、诃子。不应,非风也,乃寒也,辛夷散去木通、防风、升麻、藁本,加桂、附、蔓荆、诃子、白术。

7.1.3 脾气虚

鼻鼽·脾气虚证(allergic rhinitis with spleen qi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气虚弱,以鼻塞较重,喷嚏,流清涕量多,鼻黏膜苍白,肿胀较甚,伴倦怠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等为常见症的鼻鼽证候[3]。

7.1.3.1 症状

鼻塞较重,喷嚏,流清涕量多,鼻黏膜苍白,肿胀较甚,伴倦怠乏力、肢困,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3][4]。

7.1.3.2 证候分析

鼻为肺之窍,肺气虚,风寒之邪乘机犯鼻,内伤于肺,正邪相争,格邪外出,故突发鼻痒,喷嚏频作;寒邪遏肺,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水外溢,清涕自流。津水停聚则鼻内肌膜肿胀苍白,呈水肿样,鼻塞不遥,嗅觉暂时减退。脾气虚,纳运失职,湿浊内停,气血精微生化不足,机体失养,故见纳呆腹胀,肢困便溏,舌淡有齿印苔白,脉濡缓等。[4]

7.1.3.3 治法

健脾益气,升清化湿[4]。

7.1.3.4 方药治疗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4]:

方中以黄芪、白术、党参、甘草健脾益气,合陈皮行气化湿,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降浊邪,当归温养气血[4]。

病发时,加泽泻、辛夷花、白芷、细辛,以助散寒除湿通窍之力[4]。

也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4]。

7.1.4 肾阳虚

鼻鼽·肾阳虚证(allergic rhinitis with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肾阳亏虚,以鼻痒,鼻塞,喷嚏较多,遇风冷则易发作,鼻黏膜淡白,鼻甲水肿,伴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鼻鼽证候[3]。

7.1.4.1 症状

鼻痒,鼻塞,喷嚏较多,遇风冷则易发作,鼻黏膜淡白,鼻甲水肿,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遗精早泄、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夜尿多,舌质淡嫩,苔白润,脉沉细无力[3][4]。

7.1.4.2 证候分析

鼻为肺之窍,肺气虚,风寒之邪乘机犯鼻,内伤于肺,正邪相争,格邪外出,故突发鼻痒,喷嚏频作;寒邪遏肺,肺失清肃,气不摄津,津水外溢,清涕自流。津水停聚则鼻内肌膜肿胀苍白,呈水肿样,鼻塞不遥,嗅觉暂时减退。肾阳虚,温煦生化失能,气不摄纳,故见腰膝冷痛,遗精早泄,形寒怕冷,夜尿多,舌质淡嫩,苔白湿润,脉沉细等。[4]

7.1.4.3 治法

温壮肾阳,固肾纳气。

7.1.4.4 方药治疗

可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4]:

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肾壮阳,六味地黄丸补阴助阳,以资化源[4]。

病发时,加细辛、吴茱萸以助散寒通窍之力[4]。

并可配入补肾纳气药物,如胡桃肉、肉苁蓉、覆盆子、金樱子、蛤蚧等[4]。

7.2 草药治疗

可选用五指毛桃、千斤拔、岗稔根等以补气,路路通、鹅不食草、山白芷等以散风寒[4]。

或选用棉根皮、丝瓜藤、白芷、大枣适量煎服,以益气祛风,通络透窍[4]。

7.3 外治法

宜用辛散风寒,行气活血,兼以解毒通窍的药物[4]。

1)碧云散吹鼻,每日3~4次。或用荜茇适量,研末,每用少许吹鼻内,每日2~3次[4]。

2)鹅不食草干粉,加入凡士林,制成100%药膏,涂人彝腔,每日2~3次[4]。

3)干姜适量,研末,蜜调涂鼻内[4]。

7.4 针灸治疗7.4.1 针刺

可选用风池、迎香、禾髂为主穴,肺俞、脾俞、肾俞为配穴,每次轮换使用主穴、配穴各1对,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4]。

7.4.2 穴位注射

可选用风池、迎香、禾髂为主穴,肺俞、脾俞、肾俞为配穴,每次轮换使用主穴、配穴各1对,注入下列药物:维丁胶性钙、维生素B1、胎盘组织液、50%当归注射液等,每次注射0.5~1 ml,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4]。

7.4.3 艾灸

取百会、上星、身柱、膏肓、命门、神厥、气海、中院、曲池、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悬灸或艾柱直接灸(神厥、涌泉不能直接灸),每次选穴3~4个,悬灸20 min[4]。

7.4.4 穴位 ***

用于经常鼻塞、流涕,或多喷嚏等。先将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热感为止。此后再由攒竹向太阳穴推,至局部有热。每天2~3次。亦有常用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擦20~30次,令表里俱热。通过鼻部 *** ,使面部经络疏通、气血畅流、邪气得以宣泄。[6]

8 鼻流清涕患者日常保健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止受凉[4]。

加强劳动保护及个人防护,避免或减少尘埃、花粉等 *** [4]。

注意观察,寻找诱因,发现易发因素,应尽量去除或避免之[4]。

9 鼻流清涕患者饮食禁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4375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5
下一篇2023-03-0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