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2
.淋病奈瑟菌革兰染色呈阴性,咖啡豆状成双排列,无鞭毛,无芽胞,大多有荚膜和菌毛
。致病物质有①菌毛;②可产生IgA1蛋白酶,能破坏黏膜表面的特异性IgA1抗体,从而使淋病奈瑟菌仍能黏附至黏膜表面大量增殖
。主要经性传播,人是淋球菌的唯一宿主
。3
.A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
1.微生物:以单个细胞的形式存在,体积小、分布广、繁殖快、作用大的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的通称。2.分为三菌:细菌、真菌、放线菌;四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螺旋体;一毒:病毒。
3.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形、杆状和螺旋状。基本构造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核体、间体、核糖体和内含物。
4.G+细胞壁主要为肽聚糖和磷壁酸。肽聚糖中有五肽联桥结构,交联紧密,为三维立体结构。G-有外胞壁和内胞壁两层,外胞壁由外向内为脂多糖、外膜和脂蛋白;内胞壁较薄,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没有五肽联桥结构,交联疏松。
5.细菌的特殊构造有荚膜、S层、鞭毛、菌毛和芽孢。
荚膜是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产生的一种包围整个菌体的粘液样物质。主要为多糖类,少数为多肽类,极少数两者都有。功能为抗吞噬和消除抗体作用,与细菌的毒力有关;保护细菌免受干燥和其他有害环境因素的影响;营养物质储存和废物排出的地方。
S层是某些细菌表面的一种特殊表层结构,完整的包裹菌体,由单一的蛋白质亚单位组成,规则排列,呈类晶格结构。功能为分子筛和离子通道作用;类似荚膜的保护作用,能抗噬菌体和蛋白酶作用;是一种粘附素,可介导细菌对宿主细胞的黏附及内化进入巨噬细胞。
鞭毛为大多数弧菌,螺菌,许多的杆菌,个别的球菌突出于菌体表面的细长弯曲丝状物质,一至数十根。功能是与细菌运动有关。
菌毛是大多数G-和少数G+在菌体上生长的一种比鞭毛数量多,直径较细,长度较短的毛发装细丝。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与细菌附着与遗传有关。
芽孢是一部分杆菌、个别球菌、弧菌和螺菌在生长发育的某一个阶段可以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内生的孢子。功能是对外界不良环境有很强抵抗力,能耐高温、干燥和渗透压作用。是保存生命的一种休眠状态构造;在细菌鉴定上有重要意义。
6.可分为需氧呼吸菌、厌氧呼吸菌和兼性厌氧菌。
需氧呼吸菌呼吸时必须有充足的氧,在无氧条件下不能生长,在高层震荡培养时,生长在表面。
厌氧呼吸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在高层振荡培养时,生长在试管底部。
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均能生长,在高层振荡培养时遍布整个培养基。
7.①满足营养要求:水、含C化合物、含N物质、无机盐、生长因子/维生素;②温度:病原菌37℃,真菌28~
30℃,水生菌27~28℃;③PH:多数细菌为PH7.2~7.6;④渗透压:高渗环境生长停止甚至死亡;低渗环境细菌破裂,适宜渗透压为0.5%Nacl,0.1%k2HPO4;⑤气体环境:主要为氧气和二氧化碳。
8.主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少数以出芽方式繁殖。
9.对细菌生长规律的研究及实践有重要参考意义。
10.色素、毒素、抗生素、维生素、热原质(细菌产生的一种多糖,注入动物体引起热反应)、热、光
11.消毒: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芽孢、孢子不要求全部杀死。
灭菌: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和孢子。
防腐:阻止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方法。
无菌操作法:防止或杜绝一切细菌进入动物体或其他物体的方法。
12.干热灭菌法(火焰灭菌法、热空气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巴氏消毒法、流通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燥、日光和紫外线、消毒剂
13.细菌的基因转移包括转化、转导、结合、原生质体融合和转染。
转化:受体菌直接从外界环境中摄取供体菌游离DNA,整合于自身的基因组中因而获得该供体菌的遗传信息的过程。
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物质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
接合:细菌之间通过性菌毛的直接接触,由供体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
14.在动物体某部位总能发现的菌群,它们对宿主不但无害反而有益,叫~
15.毒力因素有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是病原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在机体内生长、繁殖、蔓延扩散的能力,包括定殖和干扰和逃避宿主防御机制。定殖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需黏附于组织上;干扰和逃避宿主防御机制有⑴抗吞噬作用:①不与吞噬细胞接触;②抑制吞噬细胞摄取;③在吞噬细胞内生存;④杀死或损伤吞噬细胞;⑵抗体液免疫机制:①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②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③通过外膜蛋白OMP,荚膜及S层作用,逃避补体,抑制抗体的产生;⑶内化作用:细菌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从而进入深层组织或进入血循环,从而扩散至全身;⑷在体内增殖;⑸在体内扩散,通过①透明质酸酶;②纤维蛋白溶酶;③凝固酶;④胶原酶;⑤卵磷脂酶;⑥DNA酶
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主要由G+和少数G-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分泌到周围环境的一种不耐热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引起机体特征性的病理反应;内毒素存在于细菌细胞内,大多数G-细胞壁的结构成分,只有细菌崩解时才能释放出来,为脂多糖尤其是类脂A,耐热,抗原性差,引起的病理反应无特征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