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饶的沿岸浅水区,长满了许多大型海藻。它们用假根将藻体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或其他坚硬底质上。所谓假根就是说样子像根,但没有吸收水分及营养物等真正根的机能,只起固着作用。大型海藻含有气囊,可使它们的叶片在水中呈垂直状态由海底伸向表层。茂密丛生的海藻像海底的森林,像坚韧的软墙,对海岸往往有保护作用。狂风骇浪使坚固的码头和防波堤有时也难免毁于一旦,但海藻却可以随着海浪的进退,或起或平,或曲或直,常言道柔能克刚,靠这种变化就能挫败海浪的汹汹气势,使它溃散在这软墙之下,逐渐变小,变平静,从而保护好千里海堤和万吨码头。退潮后,大片丛生海藻也常露出水外,不得不短暂地忍受夏日的干热,冬天的风寒。但这对它们似乎无明显的损害,涨潮后被海水淹没了,它们又恢复勃勃生机。海藻丛生的地方,也是海洋生物最丰富之处,不仅为草食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也为不少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地、隐蔽之所和繁衍生息的优良环境。
底栖藻也同样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光线射入水中后很快被海水吸收,透入水层的深浅与光波的长短有关。太阳光的光谱由红、橙、黄、绿、蓝、靛、紫色组成,红光光波最长,由红向紫逐渐变短。光波短,透性大,能达200多米深;光波长,能量少,只能透入几米或几十米深。各种海藻除叶绿素外还有一些其他色素。它们吸收光谱上各个部分的光能,并把光能转移给叶绿素。绿藻主要吸收红光,而红光透入水中很快被海水吸收,所以绿藻只分布于5~6米深的水层中,使水的上层看上去呈绿色。橙光和黄光透入水层略深,主要为褐藻所利用,所以30~60米深水中,往往是褐藻的天地。海水也几乎被染成褐色。再往深去,一般是红藻的世界,因为它们主要吸收绿光和蓝光,这些光波长较短,透入水层较深。底栖藻的个体虽大,但分布范围小,总的数量相对较少,所以其光合作用每年的生产力只有海洋浮游植物的2~5%。
目前已知有230种海藻含有多种维生素及药理作用,有246种海洋生物含有抗癌物质。海藻中的许多种类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如刚毛藻含有能抑制小鼠脑膜炎和肺炎病毒的活性物质,它还能提取对荧光假单细胞菌和包皮垢分枝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红藻门类中有许多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海藻。该门类中的粗茎软骨藻分离的软骨藻毒,经体外试验对革兰氏阳性菌、耐酸菌及真菌等有抑制作用。褐藻门类中的裂叶马尾藻水醇提取物对金葡菌、绿脓杆菌、大肠及副大肠杆菌、宋氏、雷氏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美国是目前积极利用亚洲海域生物多样化的国家之一。1990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即同澳大利亚海洋学研究所签约,收集太平洋和印度洋1000余种海生的有机物的样品。日本通产省也于1988年设立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发掘海洋有机物的商业潜力。日本共有24家公司投资近10亿日元建立了两个实验室。法国、瑞士等国也先后建立了有关海洋药物的研究机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