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触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来完成的(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情况也是如此)。一个化学物质被确认为神经递质,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全盛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
②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以防止被胞浆内其它酶系所破坏,当兴奋冲动抵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③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发挥其生理作用,用电生理微电泳方法将递质离子施加到神经元或效应细胞旁,以模拟递质释放过程能引致相同的生理效应;
④存在使这一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环节(摄取回收);
⑤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这一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在神经系统内存在许多化学物质,但不一定都是神经递质,只有符合或基本上符合以上条件的化学物质才能认为它是神经递质。关于神经递质,首先是在外周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作用的环节上发现的。
A、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受体的作用,A正确;B、NE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会抑制后膜的活动,B正确;
C、前膜摄取NE仅仅是反馈调节突触前神经元对NE的释放,不能传递兴奋,C正确;
D、神经递质的作用可通过两个途径中止:一是再回收抑制,另一途径是酶解,D错误.
故选:D
突触是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神经元之间递质的产生与释放、传递、接受的结构,能够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一般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接触,其兴奋通过突触在细胞间传导时具有以下特点:一、单向传递当兴奋由轴突传至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经突触前膜、间隙与后膜上的蛋白质受体结合,使后膜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使后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转变为外负内正),形成局部电流,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纤维末梢传给突触后神经元,而不能逆向传递。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二、传递的信号既有兴奋性的,也有抑制性的当冲动到达前膜时,就会导致一定量的突触小泡与前膜融合,并释放出递质进入间隙,引发后膜电位变化。如果突触后膜电位能使后神经元产生冲动就是“兴奋”性的;如果突触后膜电位使后神经元难以产生冲动,则为“抑制”性的。可见,突触具有“兴奋或抑制”的信息处理功能。三、总和通常兴奋性突触每兴奋一次,并不足以触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但是,同时传来的一连串兴奋,或是许多突触前神经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兴奋,引起较多的递质释放,就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种现象就叫做总和。四、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些。原因是兴奋由突触前神经纤维末梢传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递质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时间较长,一般为0.5ms,这段时间叫突触延搁。五、对内环境敏感突触对内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缺氧、CO2增加、pH变化、各种离子浓度变化(Ca2+、Na+、K+),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六、对某些药物敏感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的传递过程,阻断或者 突触的传递。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