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小腹便便”,究竟是谁的错?

产后“小腹便便”,究竟是谁的错?,第1张

产后“小腹便便”,究竟是谁的错?

产后肚子便便是怎么回事?产后如何减肥?注意健身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现在的人们非常重视身体健康,很多年轻人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身体,会去健身房健身。一些爱美的产后妈妈也不例外。怀孕生完孩子,新妈妈的身材没有以前那么婀娜了,但还是希望产后恢复

我的好朋友美美是一位漂亮的妈妈。她很郁闷,前几天找我聊过。她生孩子快半年了。为什么她的胃还在塌陷?甚至她的丈夫也嘲笑她,好像她还在怀孕。听到这里,白雪笑了。其实都是小美的错。都是腹直肌分离造成的。

腹直肌分离,离产后妈妈不远

腹直肌位于前腹壁中线两侧,起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胸骨剑突和第5-7肋软骨。由软组织与腹部白线连接而成。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会拉长腹部腹肌,导致两块腹直肌从腹部白线位置分离。这种现象称为腹直肌分离。

很多宝妈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很新奇,但其实腹直肌分离术是宝妈们的“好搭档”。根据临产检查和产后复查的相关资料,很多妈妈在孕晚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

超过60%-70%的产后妈妈,腹直肌会被两根以上的手指分开。产后宝贝妈妈如果不及时修复,30%的产后妈妈将无法恢复腹直肌。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腹直肌分离

孕期腹直肌分离可分为生理性分离和病理性分离。腹直肌生理性分离间距相对较小,产后可自行恢复;但病理性分离通常间隔过大。测量方法有手测、尺测、b超三种,主要用于判断左右腹直肌间距。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更准确地说,触诊可以确定脐部水平线与两侧腹直肌内侧缘的交点。若两点间距离>:2-2.5cm,则为腹直肌分离,若用手测量>:两指宽,则诊断为腹直肌分离。

因为个体差异,孕妇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因孕妇而异。一般来说,腹直肌弱、腹白线强度低的女性,怀孕时更容易发生腹直肌分离。但多胎妊娠、胎儿过大、羊水过多等妊娠现象也会造成腹壁过度扩张和拉伸,导致产后腹直肌分离不可恢复。同时,一些身材苗条、多产、年事已高、脊柱前凸的女性概率更大。

如何正确预防产前产后腹直肌分离

孕妇分娩前需要有意识的自我训练,有助于减少腹直肌分离的发生。一般可以做简单的收腹、跪姿抱膝、跪姿拉伸、仰卧踢腿等。,从而加强腹壁肌肉力量。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运动最好由有陪护且有运动基础的孕妇来做。

产后腹直肌修复主要是通过一些非手术治疗,如:自主训练、体位矫正、背部护理、外部支撑(紧身衣和腹带)以及因为运动,如果是腹直肌分离严重的妈妈,建议咨询医生,通过相关腹壁整形手术进行矫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3109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30
下一篇2022-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