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坐月子”,是妈妈们都经历过的事情,但比起孕期保健的精心细心来,很多过来人说起“坐月子”,都会轻描淡写地说,这还不简单吗,千百年来,这么多人都这样过来了。其实“坐月子”绝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更需要产妇和家人懂得产褥期保健知识并自觉实施。
产后多长时间为产褥期?产褥期,就是大家俗称的“月子”,是指产妇各系统恢复时期。妊娠期间,孕妇全身各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随着妊娠的进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后,身体各个器官、系统(除乳腺外)的形态和功能逐步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医学上把这个产后恢复的时期定义为产褥期,通常规定为胎盘娩出后的6周。同时,一些潜在的病变可在产褥期激变,也可能由产妇及其家人的习俗处理而引起病变。所以,产褥期健康顺利地度过,会对产妇产后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早期产褥期处理
早期产褥期是指在产后住院期间或产后10天内,此时应严密注意子宫出血量、子宫底的高度及子宫缩复情况。
产后2小时内的处理:产后2小时内极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产后心力衰竭等,故应在产房由助产人员行严密观察。
饮食:产后1小时,由于产妇分娩劳累,消化能力减弱,可进食粥、汤类易消化的食物。之后应注意饮食调节,以易消化、富含营养而不油腻的饮食为宜。
排尿与排便: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产后4~6小时内应督促产妇排尿。如排尿困难,可采取听流水声及下腹部热敷诱导的办法。产褥早期腹肌、盆底肌张力降低,容易便秘,鼓励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如有便秘,可采用开塞露塞入肛门导泻的方法。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子宫复旧是指子宫收缩至正常的过程。产后早期的14天内,宫底通常可在下腹部触及,为一间歇性鼓起的硬块。每日应于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每日应观察恶露数量、颜色及气味。若子宫复旧不全,红色恶露多在产后三天变淡,如增多且持续时间延长时,应告知医生并给予积极处理。
外阴清洁:每天早晚两次及大便后,以碘伏消毒外阴。及时更换消毒垫,更换时应洗净双手。如发现会阴水肿,应以50%的硫酸镁纱布湿敷。
早期起床:早期起床活动的时间应随产妇的身体情况而定。剖宫产及会阴有切口的产妇只要可能,应在术后24小时起床。如无会阴伤口的产妇,在消除疲劳6~8小时后即可坐起,第二天可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可较快的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体力和精神状态等方面也可以较快的恢复正常,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和子宫的复旧。其产褥期并发症可大大减少,膀胱和肠道的功能亦可迅速恢复。有产褥期并发症时,则应尽量多休息。
体操运动
腹部运动:仰卧,将两臂放在头部,深吸气。
加强腹直肌力量:仰卧,两腿举起,保持伸直。
加强臀肌:仰卧,腿部稍屈,脚底放在床上,尽力抬高臀部,使之离开床面。
加强盆底肌:双膝屈曲、分开,用力合起,家属可用两手放在产妇两膝内侧阻止其内合,力量要与产妇双膝力量相当,同时产妇用力收缩及放松肛门。
晚期产褥期保健
产妇出院后,应注意休息,逐渐增加活动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由于产褥期出汗较多,应温热水淋浴或擦浴,1个月内不宜盆浴。勤换衣服。产后42天内不宜同房。
产褥期体操运动:此时可行仰卧起坐,增加腹直肌的张力。并可左右旋转上体等活动。产后14天后,可作膝胸卧位,每日3次,每次10分钟,以防止子宫向后屈曲,形成子宫后位。适当增加锻炼盆底肌的运动,预防盆腔静脉淤血、盆腔痛及老年后的子宫脱垂。
产后初次行经:产后月经复现及初次排卵时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一般未哺乳的产妇在产后6~8周即可恢复月经,而哺乳的产妇则在5~6月恢复月经,有较早者在产后8周即可行经。
性生活指导:如恢复性生活,则应注意清洁,并采取避孕措施。原则是哺乳者以避孕套等避孕工具为宜;不哺乳者可选用避孕药物。
产后检查:包括产后访视和产后健康检查。产妇访视多由专职部门进行。至少3次,第一次在产妇出院后3日内,第二次在产后14日,第三次在产后28日。多为了解产后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妇应于产后6周去医院做产后健康检查。包括了身体各项器官的恢复以及哺乳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