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02月至1973年04月,在河南省荥阳县当知青;
1973年04月至1973年09月,任河南省荥阳县丁店水库干部;
1973年09月至1976年09月,在武汉钢铁学院炼钢专业学习;
1976年09月至1980年09月,在武汉钢铁学院当教师;
1980年09月至1983年09月,在上海财经学院工业经济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1983年09月至1985年04月,在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工作;
1985年04月至1986年11月,任湖北省武汉市经委副主任;
1986年11月至1987年02月,任湖北省武汉市体改委副主任;
1987年02月至1992年09月,任湖北省武汉市计委副主任;
1992年09月至1993年03月,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
1993年03月至1996年08月,任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
1996年08月至1999年03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1993年07月至1997年06月,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9年03月至1999年09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市长,宜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1999年09月至2002年04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宜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2年04月至2002年06月,任湖北省宜昌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宜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2年06月至2002年08月,任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宜昌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2年08月至2006年09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2006年09月至2006年10月,任安徽省委常委;
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任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2010年12月至2013年03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兼国务院医改办主任;
2013年03月至2015年10月,任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兼国务院医改办主任(正部长级);
2015年10月至2016年01月,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理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6年01月至今,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孙志刚同志是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十一届贵州省委委员。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违宪审查机制能否真正启动 “孙志刚事件”和三博士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事件,也许将被记入中国依法治国的历史之中:这是中国公民首次行使违宪审查建议权,由此引发的关于全国人大应当尽快启动违宪审查制度的讨论,也将对中国依法治国的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三位公民上书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是否违宪,许多人认为此举可能促进违宪审查机制的启动。那么三位公民的建议书命运会如何?最终能否真正启动违宪审查机制呢? 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公民的建议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专门委员会认为被提请审查的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本案中是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如果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但中国目前还没有法律对公民建议书的反馈渠道和程序、回复时间等作出规定,应通过立法对此予以明确规定,使违宪审查机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事情的结果可能是: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审查后,若认为《收容遣送办法》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即可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由国务院自行决定撤销或修改。《收容遣送办法》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然后被撤销的可能性不大。 鉴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城市稳定发展的需要,现实的选择是:在剥离收容遣送制度的强制人身自由的权能,恢复其救济、教育和安置的初始功能后,收容遣送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可以探讨)也许仍将继续存在。这也是上书的三位公民所希望的。 要实现这一目的,无论是选择撤销或废止该办法,重新制定相关法规,还是选择彻底修改该办法,有两点必须坚持:一是必须排除其强制人身自由的权能。对违法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进行处理,必要时可以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使其包含原收容遣送办法的某些内容。二是对适用对象和执法程序要做严格规定。比如执法时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必须听取行政相对人的申辩,收容对象只能限于流浪乞讨人员,不能包含民工等,使这一制度真正起到动员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作用。 二、中国违宪审查制度 所谓违宪审查,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某项立法或某种行为是否合宪所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审查和处理。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裁定并处罚违宪行为,尤其是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违宪的法律和法律性文件的行为,以制约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保证宪法的有效实施。 违宪审查制度是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之一。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既需要有完善的规定,更需要有效的保障实施的措施。 违宪审查制度就是监督宪法实施的有力措施之一。 世界各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立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如英国。二是普通法院通过受理公民的诉讼来行使违宪审查权,这种模式也称为司法审查,典型代表是美国。但这种模式下,法院即使宣布该项法律、法规违宪,效力也仅及于本案,并不等于宣布该法无效。三是由专门的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如法国的宪法委员会和德、俄等国的宪法法院。 现代国家通过两种方式对法律及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进行审查。一是事先审查,即在法律、法律性文件颁布生效之前所进行的合宪性审查,一旦被确认违宪,该项法律、法律性文件便不得颁布实施。二是事后审查,即法律、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之后,在执行和适用过程中进行的合宪性审查,这种审查或由公民以诉讼方式提起,或由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有权机关主动进行。中国的法规备案审查制度就是事后审查的一种方式。 中国也有违宪审查机制,但还不完善。中国的违宪审查从模式上说,是由立法机关进行审查;从审查方式上说,是事先审查和事后审查兼而有之。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并监督宪法的实施,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立法法》中也有相应的更加具体的规定,这就明确了违宪审查的主体。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问题在于:一是还不完善,比如没有规定审查的期限和审查后可能产生的法律责任,二是在实践中,本来非常重要的事后审查权未被真正行使过。 无论如何,“孙志刚事件”与三博士上书事件引发的讨论,充分反映了全社会对依法保障人权、依法治官治权和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高度关注,充分反映了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充分反映了中国依法治国的不断进步。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