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穴位之环跳穴
侧卧屈股,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为环跳穴。按压此穴能增强臀部皮下脂肪的代谢能力,消除多余脂肪,同时对下肢痿软、腰痛、阳痿、便秘等有疗效。用手掌从臀下大腿根部依次向臀部推送,到达穴位时用力按压穴位点,每天进行20分钟。10天为一周期。
屁股穴位之承扶穴承扶穴在臀横纹中点处。按压此穴可增强臀大肌细胞的代谢能力,使肌纤维的活性增加,对痔疮和腰骶部疾病也有效。用手心按压作用在穴位上,让穴位受到压力感到酸胀,每天进行15~30分钟,10天为一周期。
屁股穴位之仙骨穴仙骨位于尾骨上方3厘米处。按摩仙骨穴能有效促进性荷尔蒙的分泌,提高性欲能力、清除疲惫。指压仙骨穴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3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日不间断,则必能使你返老还童、清除疲惫、精力复生提高性欲最为有效。
屁股穴位之长强穴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按摩长强穴,可以增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通畅,还能够治疗便秘,而且能迅速止腹泻。俯卧,双脚稍稍分开,用手指揉、按压长强穴,每次揉4分钟,双手交替按摩。每日2次。
屁股穴位之腰奇穴腰奇穴属于经外奇穴,腰奇穴的准确位置位于骶部,当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间凹陷处。按摩腰奇穴治头痛、失眠、腰脊强痛、便秘、坐骨神经痛等。用大鱼际揉按腰奇穴,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一天一次,可以治腰脊强痛、便秘、坐骨神经痛等。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建国以后,由于不断改进方法,使拔罐疗法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治疗范围,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拔罐法的作用机理
1. 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
2.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
3. 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经向心传导,达到大脑皮层;加之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并加强大脑皮层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功能,使患部皮肤相应的组织代谢旺盛,吞噬作用增强,促使机体恢复功能,阴阳失衡得以调整,使疾病逐渐痊愈。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血液与组织间物质的交换,其功能的调节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且还能使淋巴循环加强,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活跃。此外,由于拔罐后自家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的物质,随体液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力,这有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4. 不同罐法不同作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与按摩疗法、保健刮痧疗法相似的效应,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对关节、肌腱可增强弹性和活动性,促进周围血液循环;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缩;并可加深呼吸,增强胃肠蠕动,兴奋支配腹内器官的神经,增进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静脉血管中血液回流,降低大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担,调整肌肉与内脏血液流量及贮备的分布情况。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
循经走罐还能改善各经功能,有利于经络整体功能的调整。再如药罐法,在罐内负压和温热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开放,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据用药不同,发挥的药效各异。如对于皮肤病,其药罐法的局部治疗作用就更为明显。水罐法以温经散寒为主;刺络拔罐法以逐瘀化滞、解闭通结为主;针罐结合则因选用的针法不同,可产生多种效应。
臀部走罐的好处同上面介绍的大同小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