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人称男子四十岁为不惑之年,意思就是男人很成熟了。
男二十岁称弱冠.
三十岁 古代称而立
四十岁 古代称不惑.
五十岁知天命
六十岁 古代称花甲
七十岁 古代称古稀.
八九十岁古称耄耋(音 冒碟)
百岁古称期颐.
古人称男子五十岁为什么之年五十知天命,简称知命年。三是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以上为耄耋
古人称男子20.30.40.50.60.70.80.90.100岁为什么之年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即乃稚气未脱的少儿代称也;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标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壮年时期——春秋鼎盛;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还历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悬车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又可称为“人瑞”。
古人称男子100为什么之年
就叫“百年”
古人称男人二十岁为什么之年加冠之年!就是成年人的意思!
古人称八十岁为什么之年,九十岁为什么之年,一百岁为什么之年?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人称男子三十岁为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古人称男子二十年为( )之年,七十岁为( )之年,一百岁为( )之年。大神们帮帮忙古人称男子二十年为( 弱冠 )之年,七十岁为( 古稀 )之年,一百岁为( 期颐 )之年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四十岁是指: 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意思是: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成语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不惑之年造句:
(1)那时,家父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已大不如前,加之整日伏案写稿,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一转眼我已到了不惑之年。
(3)虽然此女子已过不惑之年,但仍风韵犹存。
(4)看上去他虽然像个小伙子,红光满面,但事实上他已到了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的感悟: 不惑之年也正是人生的重要经历,多少人回首感叹人世沧桑,风华正茂已成过往烟云,人到中年是人生的飞跃,这个时候很多人踏着艰辛的步伐,肩膀扛着家庭的重担,上有老下有小,各方面都不能懈怠,如果此时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各项能力均呈稳定的上升期,那将是自己的人生最大的荣耀!
四十岁女子被称为: 暮春之年,男人40岁被称为不惑之年。30-40岁的女人经过岁月的沉淀,可以说是风韵犹存,是最成熟的时候,30岁的女人称为半老徐娘,40岁的女人被称为暮春之年,因为这是旧时的说法,古时候的女人结婚很早,40岁已经是很大的年纪了。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于是听过或读过圣人言的40岁左右的男人都自诩到了“不惑之年”。所谓不惑,无非是说把功名利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看淡泊了,看透彻了,大彻大悟了。借用庄周的话说就是“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悠然而已”。不惑不是 说什么追求也没有了,无所谓了,与世无争了,而是说追求开始趋向自我完美的境界。譬如品行、德性、节操等等……。
但就严格意义而言,不是所有到了40岁左右的男人都达到了“不惑”的状态,孔圣人是在说自己,自己的人生轨迹。而大多数的人的人生轨迹似乎更合乎《礼记·曲礼上》的描述。《礼记·曲礼上》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在这里,人生阶段划分的内涵与孔圣人的划分内涵大相径庭了。孔子说:四十不惑,礼记则说:四十而壮——当官的年龄;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有自知之明了,礼记则说:五十服官政——到了理应掌握权利的年龄了;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善意的分析别人的话,有道理的就要接受了;礼记则说:六十而指使——到了该有资格命令别人的年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