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如下:
1、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2、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
4、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5、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6、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7、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补虚强身等作用。
8、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艾灸穴位图
体内寒湿之气重时,就会引起怕冷、浑身无力、头重脚轻、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对正常生活也会造成很大影响。而艾灸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的作用非常好,但在艾灸时也要注意选取正确的穴位和手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体内寒湿重可以艾灸的部位,供大家参考:1、曲池穴:这个穴位位置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适当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祛除风湿等功效,对于气血瘀积、手麻、胸中烦满等症状也有调养效果。艾灸手法:手持点燃的艾条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熏灸,连续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即可。
2、合谷穴:此穴属于大肠经的总开关,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等作用。艾灸手法:把点燃的艾条距离穴位3-5厘米,可一直艾灸到局部微微发红和有热感,每天一次即可。
3、解溪穴:这个穴位属于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适当进行艾灸可以起到祛除全身痰湿之气的作用,可有效缓解下肢水肿症状,艾灸手法:每次可以分别艾灸双脚腕处的解溪穴各15分钟,每天艾灸一次即可。
4、足三里:这是一个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穴位,并且在双腿的膝盖外下方三指宽的凹陷处各有一个,适当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提高整体素质,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艾灸手法:使用艾灸盒或者手持艾条熏灸法,每次连续艾灸10-15分钟即可。
以上就是体内寒湿重可以艾灸的部位,希望大家看完后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有所帮助。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通过艾灸法治疗之外,在平时还要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尽量远离潮湿寒冷的环境,才能加快康复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