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就是指
血小板的数量超过了正常范围,如果血小板数量轻度的增多,对人体没有明显的影响,可以不做处理。但是,如果血小板数量中度以上的增多,就有可能诱发血栓性的疾病。一般情况下就需要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等。此外,如果血小板增多是由于
骨髓无序增殖引起的,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可以采取血小板分离机,把过多的血小板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同时还要服用
羟基脲以减少血小板的增殖。羟基脲常规剂量是每次2片,1日2次,并且需要定期的复查血常规。根据血小板数量来调整剂量。如果羟基脲用量过大,不仅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还会引起白细胞或者红细胞数量减少,容易诱发感染、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骨髓抑制性药物,比如羟基脲片的口服,第二,血小板分离术,应用血小板分离机,去除血中过多的血小板,第三,干扰素皮下注射,第四应用抗凝剂,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比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对于难治性的血小板增多,我们可以采取阿那格雷,另外对于JAK2V617F阳性的患者,我们可以应用JAK2的抑制剂,也就是芦可替尼。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组相对慢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也称为“出血性”、“真性”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相似,此病为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疾病。特征为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倾向。
Di Guglielmo(1920),Epstein和Goedel(1934)最早报道此病。此病发病率仍不很清楚,据Silverstein的估计为每百万人群中每年10例,约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1/4。此病多见于中年以上的成年人,偶有儿童病例。由于血液自动分析仪的使用,无症状的病例也可得到诊断,青年中的病例也增多。此病无性别分布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