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是正常的表现,人只会对没见过的事情感到惊奇,
恐惧也是一样的。老话常说"恐惧来源于未知"观看恐怖电影时,在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下,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当恐怖画面突然出现时,我们不由得会被吓得尖叫出声。有些人看到蛇这种动物时,感到紧张、害怕,瞳孔放大,呈现出一种应激状态。有的人会对黑暗感到恐惧,不敢一个人在黑暗的间内待着,如果把他一个人留到间当中,他会坐立不安,拼命地想要逃出这种环境。在以上这些情景中,我们经历了一种并不感到陌生的情绪——恐惧。它是我们时不时会经历的一种情绪,是人们企图摆脱、逃离某种情景而又感到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人在感到恐惧后,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进入应激状态,并伴随有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快、瞳孔放大等生理反应。人们往往不愿经受恐惧的折磨,渴望迅速地结束恐惧,甚至巴不得自己不要再体验恐惧这种情绪。但是,它对人类来说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当恐惧来袭,那意味着当时所处的情境或者情境中的某些人或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威胁,才使我们第一时间产生想要逃避的想法。人之所以会恐惧,可以说是他潜意识中的恐惧体验被唤醒,身体中的恐惧记忆被再一次经历。前面提到的怕黑的人,可能是在两三岁时,因做错了某件事情,被父母或者其他人关到黑暗的间里反省。当时他的年龄太小,不能受黑暗的环境,并感到深深的害怕和恐惧,不停地喊叫和哭泣,可是大人们对他的反应无动于衷,直到过了很久,才将他放出黑屋。这段经历对当时的他来说,简直太恐怖了。于是,他把这段恐怖的记忆压抑在潜意识当中,自以为将这段记忆"忘掉"了,其实恐怖的记忆一直伴随着他成长。之后,每当他一进入到黑暗的间,
就会感受到威胁和恐怖,最后甚至不敢关灯睡觉。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意识到现在恐怖的感觉跟当年关黑屋时感受到的一样,现在只是将过去的记忆和体验又经历了一次。在他意识到这一切以后,他对黑屋变得没有那么恐惧了。将潜意识意识化,是化解恐惧的方法,也即恐惧来源于潜意识,来源于我们自身未知的部分。因此,从精神的角度来说,恐惧的确来源于未知。感受恐惧,发现恐惧的源头,是化解恐惧最好的方法。当恐惧来袭,不需要用
自己的意识与恐惧进行对抗、压抑,取而代之的是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在心里细细感受这份恐惧,并告诉自己"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感受这份恐惧"。此时脑袋中可能会有很多想法,没关系,允许想法自然而然的流露。最后,觉察自己恐惧后通常所做出的行为,并告诉自己"现在我有能力做出不同的选择",用自身的内在力量接纳恐惧、拥抱恐惧、感受恐惧,让恐惧变得不再可怕!怕黑是与生俱来的,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慢慢的不怕黑了,但是有些人仍然克服不了。接下来我给几条建议。
1.独自在黑暗的环境下不要胡思乱想的去想一些可怕的事情或事物,应该把自己的思想掏空或是去想一些让你愉悦开心的事情。
2.怕黑的人不要看恐怖片,恐怖片可能会增加你对黑的恐惧。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恐怖片来提升自己的胆量。这个要随你自己的心理。
3.做一个无神论的人。这样你就跟本不会怕鬼一类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那么就会降低你对黑的恐惧 。
春夏秋冬,昼夜交替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可是却有很多人接受不了,因为他们害怕黑夜的来临,在黑暗的空间里待着往往会让他们吓的瑟瑟发抖,甚至潸然泪下,这让周围的人很是费解。那么到底怕黑是什么恐惧症呢?其实怕黑是黑暗恐惧症。
黑暗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怕黑,不敢一个人独处,白天与晚上精神症状不一,情绪相差很大。黑暗恐惧主要是不相信自己,害怕人生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产生消极情绪的程度看个人的黑暗恐惧症严重程度。
表现形式
一般到了晚上,独自一人时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慌情绪,没有安全感,紧张害怕,产生消极情绪;这种症状有间接性,连续性;有的人会因为发生了某些不好的事而产生这种情绪,而有些人是一旦到了晚上,身旁又没有人陪伴就会产生这种情绪,消极,害怕,甚至有很多莫名奇妙的想法。
诊断标准
在CCMD—3中,恐惧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如果自己的害怕超出了一般的恐惧心理,而且对黑暗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身处这种环境这中,就会产生恐惧感,这就不属于正常的恐惧心理范畴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种强迫症,黑夜恐惧具体点就是思维强迫。只要患者身处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就会条件反射式地引起某种状况,思维无法控制,不自觉地去想那些东西。只有符合上述四条标准,并产生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才能诊断为患上黑夜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