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全国各大医院,都在开设全科医学门诊诊疗对象包括:初诊患者;各种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患者;需要双向转诊的患者。另外,有的还开设有快速血糖检测、超声骨密度检查等。一向重视专科的大医院,也开始兼顾全科了。
关于大型综合医院要不要建全科的争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
早在2014年的中国全科医学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就态度坚决地强调了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将来大医院如果没有全科医学科,就甭想评三甲。”
而在医疗界,与之相背的另外一种观点是,一旦大医院开设全科,将出现大医院大量吸走基层病人的状况。
必须说明的是,全科医生并不是新出现的一类医师。
在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在这一纲领性文件中,国务院高调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意义深远。
在国务院的倡导下,以福州市第一医院为代表的一批大医院,也开始纷纷试水全科门诊。
大医院的全科更应该是一种职能而不是单独的科室,全科医生的核心作用是管理住院病人并协调出院后病人的就医需求。在美国有一种类似的医生职能叫Hospitalist,这种角色类似全科或家庭医生的医院版本。Hospitalist是一个统称,这些医生可能是内科医生,也可能是全科医生,也有可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比如肺科医生。
医院医学(Hospital Medicine),顾名思义,即是涵盖医院内的所有医疗活动,是一个专门负责诊治因患急性疾病而收住院病人的医学专业。从事医院医学专业的医生叫Hospitalist,中文翻译为医院医生,该名词首次见于由Robert Watcher 和Lee Goldman 1996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
近十年来,以Hospitalist为模式的行医方式在美国发展迅速,遍及都市乡镇的大小医院,并且已经扩展到加拿大等其他国家。这种医学模式,在英国被称为“急病医学”(Acute Medicine)。医院医学的专业人员包括医生和其它参与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专业人士。
Hospitalist的工作职责,不但要负责自己主管病人的诊疗工作(基本上是内科患者),还负责来自全院各科的会诊,如外科、骨科病人的术前评估和术后诊疗。
分级诊疗制度的内涵概括起来16个字,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包括三甲在内的大型综合医院开设全科医学门诊已经是大势所趋!
医院分科各不相同,但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通过才能设立,卫生部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把医院分科分为一级科室和二级科室,实际上不少专科医院存在着三级科室,但只要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就可以。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