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此外,还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肌肉松弛等。佝偻病活动早期主要表现神经精神症状,小儿爱急躁、出汗多、睡眠不安、睡惊、夜哭、枕秃。活动期主要是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用手指轻按枕、顶部,有按乒乓球样感觉。前颅和骨缝边缘也有软化现象,但在3月以上的婴儿才有诊断意义。头颅变形多见于8~9月以上患儿,最早见方颅,严重者可见马鞍形或十字形。患儿前颅闭合晚(1岁半仍未闭全)。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或见出牙顺序颠倒,牙质缺乏釉质而患龋齿。
2.胸部骨骼改变:有肋骨串珠(前胸胁骨一部分像算珠子鼓起);肋缘外翻、严重的可见鸡胸(胸骨向外突出),漏斗胸(胸骨下部凹陷)。
3.四肢:手镯和肢镯多见于6个月以上。患儿手腕和足踝部成钝圆形环状隆起。到小儿会站立开始走路后因骨质软化及肌肉关节松驰在身体重力影响下造成下肢弯曲。出现罗圈腿(两足跟靠拢时以膝向外弯曲)和“X”形腿(双膝靠拢时双足分开向外)。其他骨骼变化还有脊柱弯曲、骨盆扁平等。活动期佝偻病还有全身肌肉松弛,表现颈部无力,坐、站、走较正常孩子晚,腹肌无力使腹部膨隆如青蛙肚子。佝偻病患儿血液化验则有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的变化,骨骼X线检查也有特异的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确定佝偻病的诊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
颅骨软化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用手指轻按枕、顶部,有按乒乓球样感觉。前颅和骨缝边缘也有软化现象,但在3月以上的婴儿才有诊断意义。头颅变形多见于8~9月以上患儿,最早见方颅,严重者可见马鞍形或十字形。
扩展资料:
缺乏维生素D的佝偻病的主要症状是处于佝偻病的早期和刺激阶段。
1、早:小儿性急易怒,睡眠烦躁不安,夜惊,夜间哭闹,大汗淋漓,因汗液刺激,睡觉时经常摇头擦枕头,使枕头后毛发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肌肉紧张减轻、关节韧带松弛、腹胀等症状。运动发育迟缓和独立行走晚的儿童。
严重佝偻病常伴有贫血、肝脾肿大、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下降、腹泻、肺炎等,易迟发。低血钙患儿可发生低血钙痉挛,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面部、手、足及肌肉抽搐,或全身抽搐几分钟后停止,但也可间歇性频繁发作。严重的抽搐可由于喉部痉挛而导致窒息。
2、刺激期:骨改变。随着病情的进展,骨骼会发生变化,这在佝偻病中更为常见。骨骼的变化与年龄、生长速度和维生素D缺乏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生素D
佝偻病是在婴儿期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为夜惊、睡眠不安、多汗,易烦躁。病情较严重者,肌张力降低、关节松懈、腹部膨大,生长发育也受影响。
骨骼的改变,是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头部早期只是颅骨软化,7~8个月后出现方颅,囟门关闭晚。胸部可见肋串珠、鸡胸或漏斗胸。腕部和踝部骨骼粗大,形成手镯、脚镯样变化。另外,由于骨质软化,可出现膝内翻(0形)或膝外翻(X形),即俗称的圈圈腿。
这是它的特征性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