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在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虽然不算很严重,但因为体内自然排石的时候,石头会在管道卡住从而引发肾绞痛,还是会令患者疼痛难忍。而其实在肾结石疼痛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帮助缓解病情,以下几个穴位可以说是肾结石的克星。
点揉胆俞穴:可增强胆腑的功能。位置:肩胛骨内侧,第10胸椎下旁开2横指。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立位,两手握拳,用4指掌指关节突起部点揉胆俞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揉肾俞穴:对消除肾结石有很好的效果位置: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穴。
按摩方法: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按压被按摩者肾俞穴1分钟,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按揉各1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点按中极穴:培固下元,调理气血。位置:中极,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中极穴5-10分钟,按揉是注意想足部方向用力。可以缓解肾结石引起的局部疼痛不适。
按揉三焦俞穴:帮助排石,缓解肾绞痛。位置:第一腰椎棘突下(我们平时系腰带的位置大约平第四腰椎),旁开1.5寸的“三焦俞”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此穴1-2分钟,经常按揉,有助于肾结石的排出,缓解肾绞痛。
有些肾结石患者选择乱用打石药来缓解疼痛,但其实这个方法会对身体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并且治疗效果很微小。因此比起吃药,使用以上几个按摩穴位的方法,其实可以更有效的缓解和治疗肾结石所带来的病痛,这是一种传统又见效的治疗方式。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一是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生殖能力,故肾中精气的盛衰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密切相关。
二是主水,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三是主纳气,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以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
此外,肾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所以,中医学中的“肾”,并不等同于现代解剖学的肾脏,而是涵盖了整个泌尿生殖、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生理和功能。
中医对肾虚腰痛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而今,纵为年二八,仍可能因后天起居不慎致肾虚腰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腰转不能,肾将惫矣”。而《诸病源候论》中又云“肾精虚,风冷乘之”,“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上述经典中均直接论述了腰痛肾虚之为本。督脉行于脊中,足太阳经行于脊背两侧,其病者,均累及腰府,致腰痛、致肾虚证症见。
西医认识: 研究显示,超过80%的人群曾有过腰痛感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30至55岁阶段为腰痛高发年龄段,尤其是41至55岁之间,为高峰期。发病主要职业人群集中于重体力劳动者、久站者、久坐者。关于腰痛病症的分类,从解剖学角度,位于腰部的各层解剖组织结构的病变,如脊髓、脊肋、肌肉、韧带、皮肤等发生病变均能引发腰痛症状,病因层面,各种先天性疾病、肿瘤侵犯、退变性疾病、急慢性炎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代谢类障碍等都可以引起腰痛;疼痛性质特点亦能分为腰腿痛、下腰痛、腰背痛
(1)肾阳虚
腰间冷痛,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或虚细
无力。
(2)肾阴虚
腰痛绵绵,面色晦暗,耳鸣头晕,口干咽燥,甚者面赤,心烦内热,小便黄赤,
舌红,脉细数或洪大无力。
穴位参考推荐 :周胜红等研究发现治疗肾虚腰痛频率较高的穴位有:合谷、三焦俞、命门、大椎、带脉、四神聪、腰阳关、阳陵泉、中膂俞、委阳、横骨、白环俞
合谷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痛;
三焦俞是三焦的背俞穴,调三焦、益肾、利水道;
命门培元补肾、通利腰脊;
大椎疏风解表、清热通络;
带脉通经活络、调经止带;
四神聪安神聪脑;
腰阳关调肾气、固精宫、强腰膝;
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八会之一—筋会,可舒筋、利胁;
中膂俞强腰脊、利肠腑;委阳舒筋、调三焦;横骨益肾气、利下焦;
白环俞强腰脊。
诸穴合用,共奏补肾强腰、通络安神之功。适用于肾虚腰胁痛等。
申时为膀胱经流注旺盛之时,故在申时刺激膀胱经穴位可顺势而通经;而肾经流注旺盛的酉时紧接其膀胱经后,根据“虚则补其母”,故膀胱经的通畅旺盛对肾经也有补助作用。因此,申时循经取穴对治疗肾虚腰痛有事半功倍之效。
足太阳膀胱经上所取得五穴分别为心俞、肝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其均为背俞穴,心俞对应于心,肝俞对应于肝,三焦俞对应于三焦腑,大肠俞对应于大肠。
心肾同属于三阴之少阴,心肾二脏通过互济、互感、互用而使机体阴阳调和,取心俞可以通过鼓动心气而作用于心肾之交,促进肾阴阳之平和。
肝俞,中医藏象理论中描述为肝肾同源,肾脏藏精,肾主骨,主生髓,精髓生血,而血藏于肝,间接滋养肝脏,而肝脏对肾的影响则体现在肝脏所藏之血反之濡养肾精,且肝主疏泻,疏泻不急,则气机不畅,不利于心肾相交。因此,取肝俞,可通过两者之间的互用关系而产生调节作用。
三焦俞、大肠俞则位于腰椎两侧,分别对应不同的腰椎,可通过疏利腰部局部经气作用,此外,也是整体激发足太阳经经气,协调诸脏,调节整体气血阴阳。
肾俞穴为肾脏的背俞穴,背俞穴可治疗对应脏腑的病变,以肾虚见症为主,故取肾俞穴对局部疼痛及肾虚症见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督脉循行侧支络属膀胱,内络肾器,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条经脉都上行通于脑,督脉之别入走足太阳经,足太阳经并行于督脉两边而贯通整个肩背腰部,再通过两条经脉上的交会穴,从而使得经气相通,共行阳气,起到治病抗邪、调补阴阳的效果,治疗头、项、腰、背疾病效果肯定。
针刺这五个督脉的腧穴配合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背俞穴,可以同时改善腰部筋伤、骨伤所致疼痛,及肾虚所致的肾阴或肾阳虚症见。可有充盈脊髓,濡养肢体官窍,而对应背俞穴能补益相应脏腑之气血精微,最终归入督脉通行上下,调和阴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