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有些人要求讲话的人“讲响一点”,但提高声音之后,他又抱怨“耳朵听的难受”,这就是重振现象的典型表现。重振是耳蜗病变的定位诊断依据,而没有重振可能是蜗后病变。
重振亦称为复响,是一种病理现象。通常所说的重振是指响度重振。听觉功能正常的人所感受的声音响度是随声强而变化的,其变化呈一定比值的依赖关系。
内耳感受器受到损害的人,感觉声音响度的增长,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强度的增长速度,即患者响度的增长过快。有重振现象者,接触强声时,不适阈水平显著降低,甚至忍受不了。而对于比较弱的声音又听不见,这就是有重振现象最显著的特点。
针对重振现象的这些特点进行验配,才能获得较好的聆听效果。
1.不论外界输入到助听器的声音有多大,特别是突然出现的强声进入助听器,控制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均不得超过其不适阈UCL,这样耳朵才不会有不适或疼痛感。
2.助听器的声输出必须是以舒适阈为中心,动态范围大体上与舒适阈范围一致,其上不能超过听力损失的耳朵不适阈,这样耳朵通过助听器听到的声音强度基本上在听力动态范围之内。
3.由于有重振听力损失的耳朵听力范围比正常耳及传导性听力损失窄,控制助听器声输出范围使之比普通的助听器声输出窄,由于不同的重振者其听觉动态范围各异,则要求助听器的输出范围是可调节的。
通常所说的重振是指响度重振,听觉功能正常的人所感受的声音响度是随声强而变化的,其变化呈一定比值的依赖关系。某些内耳听觉受到损害的人,感觉声音响度的增长,在不同程度上超过了强度的增长的速度,即患者对较强的声音比较敏感,有重振现象者,接触强声时,忍受能力显著降低,甚至忍受不了。而对于比较弱的声音又听不见,这就是有重振现象患耳的最显著的特点。因此这类患者佩戴助听器时,音量开小了听不见,音量开大了承受不了,很难调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普通的助听器,由于没有考虑到重振听力的这些特点,所以不能起到改善听力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其听力变化,对助听器与听力学了解不多的人常以为感音神经性听损患者不宜戴助听器。如果按照患耳重振的特性来设计助听器,有重振的患耳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由于有重振患耳的听力范围和舒适响度范围都比正常耳窄,故配助听器时,若助听器声输出的动态范围大于其舒适响度范围,使用者必然有不适感,不仅不能补偿听力,反而会使其听力恶化。
针对重振患耳听力的这些特点来设计助听器,才能使患耳获得较好的使用效果,此类助听器应有以下特点:
1)不论外界输入到助听器的声音有多大,特别是突然出现的强声进入助听器,控制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均不得超过患耳的不适响度级,这样患耳才不会有疼痛感。
2)助听器的声输出必须是以最适响度为中心,动态范围大体上与舒适响度范围一致,其上不能超过患耳的不适响度级,这样患耳通过助听器听到的声音其响度基本上在舒适响度范围之内。
3)由于有重振患耳的听力范围比正常耳及传导性听损窄,控制助听器声输出范围使之比普通的助听器声输出窄,由于不同的重振者其听力范围各异,则要求助听器的输出范围是可调节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