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父母焦虑忧心。到医院就诊,一听需要输液,家长怕孩子疼,又担心有副作用,多数情况下不是特别配合。作为儿科医生,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这里就以临床两个例子,跟家长普及一下孩子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
例子一:一名2岁孩子,急性细菌感染,来医院后哭闹不停。家长于心不忍,拒绝输液,只能改为口服治疗,效果不错,第二天体温开始下降,呕吐、腹泻、腹痛也没有加重。
例子二:一名9岁孩子得了肺炎,家长拒绝输液,回家后孩子持续高热、咳嗽加重,第二天复诊肺内啰音较前一天加重,最终还是输液了。
这两个例子是想说儿童的病情一般较为复杂,适合一个孩子的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孩子。不让孩子输液治疗不是绝对不可以,但可能会造成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根据临床经验,以下四种情况建议遵医嘱及时输液。
高烧不退。高热持续不退,尤其是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都特别高,有明显细菌感染征象。相较口服药物,输液能使抗生素直接入血,具有快速到达病灶,迅速抑制全身炎症的作用。
有脱水征象。频繁呕吐腹泻,伴有尿少,不能通过口服补充水及电解质,尤其是化验显示脱水电解质紊乱,例如低钾、低氯、低钠甚至酸中毒,需要输液治疗。
兴奋哭闹或昏昏欲睡。孩子精神状态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两个极端表明病情比较严重,一是兴奋哭闹、不易平复二是精神萎靡、昏昏欲睡。这两种情况下,建议留观或住院输液治疗。
肺炎。肺炎对于孩子来说是比较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果病原查明是细菌性或支原体性,一般需要输液治疗。
输液的副作用是指过敏反应,即在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高热、寒战、皮疹等,这种情况确实有风险,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因此,输液前,家长务必主动跟医生告知孩子的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准确选择抗生素。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才静脉输液:一、有呕吐,进食障碍等症状,不能口服者。二、有较严重的呕吐现象,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不易矫正,以静脉注射补液恢复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三、严重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败血症等,需要给予大量的抗生素,而其它给药方式达不到所需的血药浓度。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