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炭疽病可采取以下方法:
(1)轮作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
(2)选用抗病品种
黄瓜的津研系列、津杂1号、津杂2号、津春1号、中农5号、中农13;甜瓜的伊丽莎白、龙蜜1号较抗炭疽病。
(3)种子处理
播前可用55℃温水浸种20~3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或25%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或50%利得(福·异菌)可湿性粉剂拌种。
(4)栽培防病
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地膜覆盖和滴灌、管灌或膜下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及时清除病瓜,避免阴天或有露水时进行农事操作,避免田间积水,保护地应加强通风,尽量降低空气湿度。
(5)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25%炭特灵(溴菌腈)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福·福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利得(福·异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或50%翠贝(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4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80%大生(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农抗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或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地可采用常温烟雾施药防治。炭疽病菌在适宜条件下繁殖量很大,用药要早,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防治3次以上。
(1)病因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的烈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染。病羊体内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了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有可能导致发病。
(2)症状
羊发生该病多为最急性或急性过程,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可视黏膜蓝紫色。从眼、鼻、口及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血凝及尸僵不全。
(3)预防
①发病率高的地区,每年必须坚持给羊注射五号炭疽芽孢菌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可免疫1年。
②加强一般性的预防工作,杜绝该病传入。
(4)病羊处理
对亚急性的病羊,当其尚处病初时可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50毫升。注射后4小时体温不退时,可再注射25~50毫升。亦可同时再注射青霉素50万单位,一天2次,连用3天。但这仅对一些种用价值很高的病羊具有意义。至于一般的羊只,如若发现或怀疑此病发生,既要及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该病扩散和传播,又要立即上报有关防疫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扑灭。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位兽医人员及养羊者都必须明白的是,炭疽杆菌一旦随着病羊排泄物、分泌物或血液排出,一遇空气,就会很快变成表面具有一层很厚荚膜的芽孢。由于这种芽孢对高温(乃至煮沸)和普通的化学灭菌剂的抵抗力极强,并且在污染物中往往能够存活数年、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一旦有机会侵入人畜机体,仍能致病。因此,对于病羊,一般均应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进行扑杀销毁。对于死尸,绝对不可随意剖检、剥皮,更不准许食用。病羊尸体,以及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垫草、粪便等要焚烧深埋。对污染物及污染处的土壤,应用10%的热碱水或0.1%的升汞溶液,5%的碘酊或20%~30%的漂白粉彻底消毒,以便杀死芽孢。否则,不仅将会酿成严重后果,而且还有可能埋下长期危及当地人畜生命安全的隐患。
炭疽的预防应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个方面重点防范。
(1)管理传染源。病人应隔离至创口愈合、症状消失、分泌物或排泄物培养2次阴性为止。对病畜进行隔离、治疗,禁止食用和出售病畜肉、乳。死畜应焚毁或加生石灰深埋在地面2米以下,不得屠宰、剥皮。
(2)切断传播途径。禁止疫区牲畜及畜产品外运,对病人的用具、被褥、衣服、分泌物及排泄物,分别采用煮沸、高压蒸汽或漂白粉消毒。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对防止炭疽传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3)保护易感人群。对从事畜牧业生产、加工、屠宰的人员,兽医工作者和疫区的人群,均应每年进行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炭疽的发病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