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话才是可以的。
婆婆有婆婆的生活习惯。
媳妇儿有媳妇儿的生活习惯。
但是孩子也有孩子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小孩子,他的饮食和大人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谁照顾孩子的饮食。
一定要做孩子能吃的饭饭。
而且要控制量控制食物的品质。
如果作为媳妇你管理不好的话,
建议直接把饮食交给你的婆婆。
让他管理孩子的饮食。
平时给他一点钱就可以了。
如果两个人来管理的话,
孩子就会有点儿乱啦。
不要因为一时一起把孩子搞乱了。
不管怎样把孩子照顾好就可以了。
作为女孩子多让着婆婆一点。
你的婚后生活会更快乐。
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
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现今生活,许多儿媳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所以在教育孩子上面,儿媳和婆婆的意见是不一样的,从而会吵起来。那么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
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1添添妈是一家公司的会计,工作比较忙,尤其是月末年底,常常要加班。当年生添添休完产假后,添添妈就上班去了。如今添添4岁多,下学期要读中班了,这几年一直由奶奶照顾。
奶奶是农村人,性格比较粗线条,许多生活习惯及育儿观念都和添添妈不一致,添添妈崇尚科学育儿,为此和婆婆之间争执不断。
奶奶做家务时喜欢让添添看电视,孩子安静听话,不搞破坏不乱跑,奶奶还认为看电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添添妈在育儿书上看到的,都是关于孩子看电视的各种害处。
我总结了看电视的6个害处,比如说伤害孩子的注意力、视力、想象力,不良动画片还会给孩子提供坏榜样等。
添添妈读了这篇文章后更加焦虑,与我聊过好几次,跟我详细描述婆婆对于孩子看电视的放纵,甚至隐隐地鼓励。
半个月前的一天晚上,添添妈给孩子讲完故事后准备去洗澡,添添便问奶奶:“我能看一会儿电视吗?”
奶奶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啊,去看吧!”语气中甚至带着欢快。
添添妈在卫生间门口听到奶奶的回答后,立马不高兴了,她觉着婆婆至少应该先拒绝一下,争取让孩子玩别的去,怎么能这么轻易就答应了呢?
她抱着衣服从卫生间折返,阻止孩子看电视,让孩子自己玩拼图,可孩子不乐意,大哭大闹起来:“奶奶都说了可以的!”
奶奶还在旁边帮腔:“让孩子看看电视怎么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多害处?他爸爸小时候也看电视,不也没近视?不也照样考上了大学?”
添添妈澡也不洗了,开始和婆婆据理力争,两个人当着孩子的面吵了起来。
添添妈和婆婆冲突的第二个焦点是关于零食。
育儿书和各种文章里,都说零食中有各种添加剂,什么色素啦,香精啦,防腐剂呀,数不胜数,吃了都对身体不好。
甜食吃了会发胖,油炸食品吃了问题更多。
总之,孩子最好不要吃这些东西。
因此,添添妈对孩子吃零食一向是严防死守的,她认为孩子饿了可以给点儿水果、玉米、牛奶或酸奶垫一垫。
然而奶奶对孩子吃零食却非常宽松。
以前带添添去菜市场买菜,常给他买个包子油条什么的,还爱买点儿蛋糕、饼干回来放家里,孩子饿了随时拿一个吃。
添添上幼儿园后,每天放学接他,奶奶都会给他带个点心去。
这些零食多半都饱肚子,孩子吃了后正餐就没有胃口了。添添妈为此很烦恼,和婆婆说过许多次。
老人家起初是对添添妈的观点完全不认可:“哪个孩子不吃点儿零食呀?这些点心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好?要真那样怎么人家还敢生产出来卖?国家都不管的么?”
说多了几次,俩人便难免吵架争执。
关于教育,添添妈和婆婆还存在许多分歧。
比如面对孩子偶尔的无理取闹,婆婆总是无原则地退让,而添添妈却认为应该坚守原则。
婆婆和添添玩各种“比赛”,总是故意输给孩子,导致添添习惯了赢,根本输不起。
再比如,婆婆总是把“你真聪明”,“你好棒”这样的话挂在嘴边,一天得说上无数遍。
这些做法,在添添妈看来,都是对孩子有害无益的。她尝试跟婆婆沟通,可是老人并不认可她的观点,更别提改变自己的行为。
添添妈说:“每次一看见她给孩子吃零食,让孩子看电视,我心头的火就‘噌’地一下冒出来,摁都摁不住。”
“不说吧,忍成内伤也忍不住,说出来吧,老人又不高兴,说辛辛苦苦帮我带孩子,我还整天挑事儿!老公夹在中间也左右为难。”
“我觉得自己快魔怔了,都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添添妈曾认真考虑过辞职在家带孩子,可是前几年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自己也不想放弃工作。如今孩子上幼儿园了,“别家妈妈都考虑出来工作了,我反倒辞职回家,好像没必要。”
她现在的心理状态不太好,烦躁、焦虑,面对婆婆很难做到心平气和。
添添妈和她婆婆之间的矛盾其实很有代表性,引起他们冲突的那些问题,在许多婆媳之间都存在。
哪一对婆媳在育儿方面的步调能完全一致?即便是亲妈来帮你带孩子,两代人的观念也存在诸多差异。
说起来,比添添奶奶更让人抓狂的老人比比皆是。她至少知道要多夸奖孙子,比那些讲谦虚当众“贬低”自家孙子的老人要好很多了。
添添奶奶认真负责地照顾孙子,总好过袖手旁观、看你忙死也无动于衷的婆婆。
谁的生活能事事尽如人意?幸或不幸,都要有对比才显得出来。
何况,家庭和睦,比科学育儿重要一万倍!
对于添添来说,一个是自己最亲爱的妈妈,一个是日夜照料自己的奶奶,如果这两个人总是吵架,孩子会怎么样?
在小小孩的心中,世间的所有事都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妈妈和奶奶吵架,一个人是对的,另一个人就一定是错的。
那么到底是谁错了呢?妈妈和奶奶都是他信赖的至亲之人,无论孩子在心里判定谁错了,对他都是一种伤害。
另一方面,家里大人的观点不一致,会让孩子的是非观念发生混淆,也让孩子因为不知该听谁的而感到无所适从,性格变得犹疑不决。
如果孩子知道,妈妈和奶奶争吵的起因,是自己看电视、吃零食等事情时,他便会产生自罪心理。
家人吵架,还可能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胆小内向,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孩子社交障碍等等诸多问题。
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是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妈妈和奶奶吵架,比看一百部动画片给孩子的伤害更大!
生活就是各方面的权衡和妥协,在家庭关系里,哪里有谁绝对正确,谁绝对错误?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吵架的双方往往都各有过错,不过是多少和轻重不同罢了。
过多让孩子看电视好不好?当然不好!孩子吃过多零食好不好?当然不好!
但是妈妈和奶奶吵架,给孩子的伤害更大!
两害相较取其轻,在吵架和让孩子多看一集动画片之间,当然选择后者。
因此,我给添添妈妈的建议是:
首先,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不要把看电视和吃零食等的负面作用看得太严重,只要控制合适的度,其实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太大。
其次,在心平气和的时候,和婆婆好好交流,把你知道的育儿知识告诉老人。只要态度好一点,对事不对人,不是在吵架的时候说的话,老人多半还是能接受的。一次不行就多说几次,多少总有一点改善。
第三,把老公拉到“科学育儿”的阵营里来,孩子爸爸说的话奶奶通常更听得进去。
第四,针对意见分歧最大的几个问题,开一次家庭会议,大人之间求大同存小异,尽量达成共识。
第五,无论如何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有意见也要等孩子不在的时候再说。
生活哪能十全十美?不过是在已有的条件下择优避劣罢了!
为了孩子经常和婆婆吵架怎么办2因为年龄和时代背景的关系,两代人之间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爷爷疼奶奶爱,爸爸妈妈却希望严格管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难免会养成任性、自私、霸道等不良习惯。
对次,家长们要平时多商量,逐步取得共识,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孩子的父母要主动和祖辈消除代沟,毕竟我们是做子女的,必须学会低头。
父母要感谢祖辈帮我们带孩子,当双方在孩子问题上出现代沟时,年轻的父母首先要肯定祖辈的“经验之谈”,然后避重就轻给祖辈介绍新的、科学的育儿方针。
2、家庭教育需要和谐之音,而这个和谐之音的关键就在于年轻的父母们。对祖辈多些感谢和包容,少些指责和意见。
适当的时候,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要的话,用轻松调侃的语言巧妙指出祖辈的不足。你会发现,两代人的“代沟”完全可以化为“代桥”。
3、切勿当着孩子的面夸大分歧。年轻的父母应与老人达成这样的共识:一方在管教孩子时,另一方就算有异议,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贬斥、指责对方。聪明的孩子会利用两代管教者之间的分歧,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例如,他知道什么样的要求在哪一方那里容易得到通过;犯错误想逃过惩罚可以搬谁来做“保护神”……
这将助长孩子投机取巧的习气,也使得他的坏习惯难以扭转;而相对本分的小孩则会陷在父母和老人的争执中不知所措。这局面同样糟糕,对孩子自主性的形成,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4、即便两代人有分歧,也不要贬低对方的权威。年轻的父母切忌当着孩子的面说:奶奶懂什么,她那一套养小孩的经验,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了。老人也不能说:别听你 妈的,有奶奶呢。
须知,权威无论是从年轻父母身上消失,还是从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在失去权威的家庭里,孩子身上的顽劣天性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到那时,要想扭转孩子一个很小的坏习惯,都将变得极其困难。
而且年轻父母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像劳动观念、礼貌、勤俭等,一般为老人所重视,是年轻父母看不上的.“细枝末节”。
然而,这正是当代独生子女最软肋的地方,也恰恰是由此而引申出来勤勉、团队精神、友善和诚信等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品质。难道我们年轻的父母不该稍作反思吗?
5、即便分歧暂时无法消除,作为两代教育者的任何一方,也不该以溺爱的方式去争取孩子的感情偏向,怂恿孩子疏远对方。
这一点,孩子的妈妈和奶奶尤其要注意,切勿在管教之余如此启发孩子:“瞧,你妈妈对你多狠心,宝宝说,是你妈对你好,还是奶奶对你好?”
6、对于年轻父母而言,对上一代采取谦虚讨教的态度,则有利于双方心平气和和消除分歧,很多朴素的经验是通用的。
同时,也要留心孩子身心发展出现的新动向,注意朴素的经验也有难以解决的盲点,并主动与老人沟通,说服上一代学习这方面的新资讯新观念,这是消除分歧的另一条捷径。
7、与老人保持正确的一致性;在老人帮我们带宝宝的过程中,他们未必会了解我们的教育观念。
我们可以学习“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在外公外婆带宝宝之前先让他们恶补一下婴儿生理心理知识,了解教育的方法。当我们与老人在教育观念上发生差异时,我们首先要坚持聆听。
老人有时候会固守一些传统的育儿理念,大多数还是可以被我们接受的,比如生理护理,比如辅食制作。
只要不是严重的观念问题,我们就可以先听从或借鉴老人的意见,然后再慢慢和风细雨地把我们的观念阐述出来。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希望孙儿好的,只要我们做晚辈的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们交流,他们是会愿意接受我们的正确理念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矛盾和代沟是两代人互不相让的产物。祖辈和父辈如果想化“代沟”为“代桥”,必须各自都退一步,听听对方的心声。
然后坐下来慢慢沟通、讨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一致协议:父母是教育孩子的主角,祖辈是抚养孩子的配角,每个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代沟自然就被填平了。
一起住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偶尔一次这样,能忍则忍,毕竟是长辈,心中有委屈让老公去和婆婆沟通。但如果是常态,那就不行,我觉得网友那句“和平是打出来的”说的很对,有些婆婆会得寸进尺,她怎么对你,你怎么对她,泼妇就是在婆家被逼成的,最重要的是你们要自立,我觉得自己多受点累真没什么,经常依附别人难免会受气。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