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途径有哪些?

有机溶剂对人体的危害途径有哪些?,第1张

危害途径

人若长时间吸入有机溶剂蒸气将会引起慢性中毒的现象,但短时间暴露高浓度有机溶剂蒸气之下,也会有急性中毒致命的危险。

在工业卫生上,有机溶剂对人体之危害与溶剂的挥发性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常温下,低挥发性溶剂在空气中不易造成危险。其他对人体危害有关系者尚有溶剂之脂溶性,反应性、含杂质情形、人体吸收之方式及途径、人体之代谢速率、累积情形、个体感受及敏感性、暴露时间之长短等。

1、经由皮肤接触引起之危害:

有机溶剂蒸气会刺激眼睛粘膜而使人流泪;与皮肤接触会溶解皮肤油脂而渗入组织,干扰生理机能、脱水;且因皮肤干裂而感染污物及细菌。表皮肤角质溶解引起表皮角质化,刺激表皮引起红肿及气泡部份。溶剂渗入人体内破坏血球及骨髓等。

2、经由呼吸器官引起之危害:

有机溶剂蒸气经由呼吸器官吸入人体后,人往往会产生麻醉作用。蒸气吸入后大部份经气管而达肺部,然后经血液或淋巴液传送至其他器官,造成不同程度之中毒现象。

因人体肺泡面积为体表面积数十倍以上,且血液循环扩散速率甚快,常会对呼吸道、神经系统、肺、肾、血液及造血系统产生重大毒害,固有机溶剂经由呼吸器官引起之中毒现象,最受人重视。

3、经由消化器官引起之危害:

有机溶剂经由消化器官主要引起之原因,为在污染溶剂蒸气场所进食、抽烟或手指沾口等,其引起之危害,首先受害为口腔,进入食道及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现象,然后在由消化系统,危害到其他器官。

有机溶剂中毒之一般症状为头痛、疲怠、食欲不振、头昏等。高浓度之急性中毒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丧失意识,而产生麻醉现象。

初期引起兴奋、昏睡、头痛、目眩、疲怠赶、食欲不振、意识消失等;低浓度蒸气引起之慢性中毒则影响血小板、红血球等造血系统,鼻孔、齿龈及皮下组织出血,造成人体贫血现象。

一般有机溶剂对人体危害生理之影响有下列几种:

1、对神经系统破坏:

因抑制神经系统的传导冲动功能,产生麻醉,神经系统障碍或引起神经炎等。如二硫化碳引起的神经炎;甲醇中毒影响视神经等。此类溶剂尚有酒精、苯、氯化乙醇、二氯乙烷、汽油、甲酸戊酯、醋酸戊酯、二甲苯、三氯乙烯、丁醇、松节油、煤油、丙酮、酚、三氯甲烷、异丙苯等。

2、对肝脏机能损伤:

因损伤肝脏机能,引起恶心、呕吐、发烧、黄疸炎及中毒性肝炎;一般氯化烃类均会引起肝脏中毒现象。此类溶剂有四氯化碳、氯仿、三氯乙烯、四氯乙烷、苯及其衍生物等。

3、 对肾脏机能破坏:

肾脏为毒物排泄器官,故最易中毒,且因血氧量减少,亦足以使肾脏受害,发生肾炎及肾病。此类溶剂包括烃类之卤化物、苯及其衍生物、二元醇及其单醚类、四氯化碳、乙醇等。

4、对造血系统破坏:

因破坏骨髓造成贫血现象。此类溶剂包括苯及其衍生物如甲苯、氯化苯、二元醇等。

5、对粘膜及皮肤刺激:

因刺激粘膜,使鼻粘膜出血,喉头发炎,嗅觉丧失或因皮肤敏感产生红肿、发痒、红斑及坏疽病等。此类溶剂包括氯仿、三氯甲烷、醚、苯、醋酸甲酯、煤油、丙酮、甲醇、石油、氯酚、二氯乙烯、四氯化碳等。

避免有机溶剂中毒的措施

1、工作场所要安装通风排毒设施,并保证正常运行。

2、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如在工作场所设置相应的自动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淋浴和洗眼装置等。

3、设置泄险区、应急撤离通道、风向标等。

4、作业人员应配备适合的呼吸防护产品和皮肤防护产品,工作中坚持正确佩戴。

5、作业人员尽量处于上风位置进行操作。

6、进行上岗前及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要及时调离有机溶剂作业岗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有机溶剂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如何应对有机溶剂中毒

化学溶剂会影响:对身体造成损害。

比如浓硫酸,用到它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它滴在自己的皮肤上,否则它的氧化性太强,会使你的皮肤受伤,会使皮肤干燥脱落,还会造成疼痛感。还有一些强氧化性的药品,会烫伤自己的皮肤,所以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做一些化学实验的时候。

基本简介

对于等极性过滤态和自由基过滤态反应,溶剂效应较小;对于偶极过渡态反应,溶剂效应较大,例如非质子偶极溶剂的特点是正端藏于分子内部,负端露于分子外部,负端可以与正离子起作用,而正端却不能与负离子起作用,因此,在非质子溶剂中,用负离子作为试剂时,由于它不被溶剂分子包围,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反应,成为加快反应速度的重要手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溶剂效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hy/1017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8
下一篇2023-08-08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