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天津医院为一院两址:分为河西院区、和平院区两部分,河西院区地址为天津医院原址(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06号);和平院区地址为原天和医院原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22号)。河西院区开设住院部、门诊、急诊等学科,和平院区保留内、外、骨科、内分泌、中医、老干部、心内科等门诊,开设有日间输液室,方便患者就医。
一、文化历史悠久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京协和医院被迫停办,张纪正、方先之,柯应夔、邓家栋、朱宪彝等原协和医院医师来到天津,筹办天和医院,寓意天津的协和,于1942年7月正式开诊。为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就诊需求,1944年方先之创建天津骨科医院,为国内首家骨科医院。1956年并入“天津市立人民医院”,1965年在天津医院现址上建立了新的骨科医院,开始命名为“海河医院”,后更名为“反帝医院”,于1972年最终命名为“天津医院”,在当时是亚洲最大的骨科医院。1999年增名天津骨科医院。
2012年天津市卫生资源调整,将原天津医院与天和医院合并组建为新的天津医院,实现了在保持各自特色基础上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秉承了原有的文化底蕴,并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实现了合并基础上的有机融合与和谐发展。新医院建设面积16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70张,设施完备、管理现代化。倡导人性化、技术化的医院服务和管理理念,在该市首次采用小车物流系统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运输量是传统物流系统的10倍,且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院内感染,突出了三级甲等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的功能定位。
二、学科建设完善
该院学科设置齐全、诊治病种广泛,多学科交叉配合、综合救治优势强劲。天津市骨科质控中心挂靠在该院。设有天津市创伤急救中心、天津市关节外科中心和天津市骨科康复中心。骨科为国家首批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和血管外科为天津市重点发展学科。有40余个临床科室、10个临床医技辅助科室,骨科专业下设创伤骨科、脊柱外科、骨肿瘤科、小儿骨科、手显微外科、运动损伤与关节镜科、中西医结合骨科、风湿骨病科等8个亚专业;外科下设普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等专业;内科下设普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骨内科等专业;并设有妇产科、神经科、耳鼻喉科等专业。设有眼科、口腔科、皮肤科、感染疾病科、心理咨询科等门诊科室。建立了独立的健康管理科(查体中心),承担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项目, 致力于健康保健和亚健康预防工作。
为完善学科建设,全面增强综合实力,该院正组建高压氧舱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等,满足患者不同医疗需求,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人才结构优化
医院建成了一支以高素质、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队伍为主线的学术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梯队,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全院专业技术人才1884人,具有正高级职称92人,副高级职称199人。国家级学术团体兼职53人,市级学术团体兼职82人,拥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天津市授衔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11人。博士生导师 6人, 硕士生导师27人。
1960年3月出生于吴江震泽的杨惠林,是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方向为脊柱外科。1994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华骨科学会常务委员、全国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及微创外科学组委员、江苏省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创伤学组组长、脊柱外科学组副组长,世界华裔骨科学会理事,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国际委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创伤杂志》、《脊柱外科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7本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被江苏省选拔为“135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重点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飒爽挺拔的身姿需要脊柱的支撑,灵活矫健的身影更离不开脊柱的自由舒展。在苏大附一院骨科,有一批终日和脊柱打交道的白衣战士,为了让患者挺直脊梁,他们在脊柱外科领域屡克难关,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也书写了脊柱外科的新传奇―――2005年3月28日,该课题组两代专家历经16年完成的“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了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喜讯传至姑苏时,记者赶往苏大附一院骨科,采访了领奖归来的项目第一主持人―――该院骨科主任杨惠林教授。
全国最有名的脊柱外科专家陈仲强
宋凤明,男,汉族,无党派,哈尔滨人,中医世家。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全科医生,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津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哈氏妇科、叶氏伤科手法继承人;汉章针刀医学传承人;美式整脊医学专家。美国劳根大学脊椎矫正学院特邀访问学者、帕默整脊大学特邀访问学者、舍曼脊椎矫正学院荣誉教授、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客座教授。中医康复、养生、保健学者,资深中国志愿者。临证近二十年,经验丰富、诊疗风格秉承津门特色。理论扎实,技法娴熟,诊断精准,技术全面,治疗方法独特,疗效突出,堪称一绝,被誉为“杏林怪手”。已培养医学人才十余名,治愈国内外疑难病患者万余例。
自幼学医,受教于一代名医石琢莹先生,又兼得津门名医刘公望,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创始人石学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内科专家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中西医结合外科专家吴咸中,“哈氏妇科”代表人物哈孝贤,津派男科大家曹开镛,叶氏伤科创始人叶希贤之子叶建国,针刀医学创立者朱汉章,辽沈针灸名家、“彭氏眼针”疗法创始人彭静山,国医大师李玉奇等前辈的悉心指导。汲取众家精华,融会贯通,有效结合祖国传统中医文化精髓与国际先进的西医诊疗方法,独创集药物、针灸、内功手法为一体的“个体量化治疗方法”,倡导“绿色诊疗”。
精通中药、针灸、针刀、整脊,提倡针药并用,熟练诊治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男科、皮肤性病科、肛肠科、五官科、儿科等各类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重症和疑难杂症。临床长于内科、骨伤科,尤擅妇科。对于良恶性肿瘤、癌前病变、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男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脊柱相关疾病、颈肩腰背腿疼痛麻木活动障碍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皮肤病等,治疗体会良多,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近年,对脊柱相关疾病颇有研究,有多篇专论在国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