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 β2受体的反应性。可分为吸入、口服和静脉用药。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长期稳定的最基本的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通过其分子结构上增加了酯性基团,使局部抗炎效价明显增加,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口咽不适、口咽炎、声音嘶哑或口咽念珠菌感染,喷药后用清水漱口可减轻局部反应。使用不同的吸入剂型或药物时口咽炎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差别。通常停用4—7天后口咽炎能自然恢复。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布地奈德(Budesonide)、氟尼缩松(Flunisolide)和曲安缩松(Triamcinolone Acetonide)等。近年已发展了一些新的活性更强的吸入激素,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等。其作用增强2倍,副作用少。借助MDI、干粉剂或持续雾化吸入。起效缓慢,需长期规律吸入一周以上才开始有效,最佳作用需要连续应用3个月以上才能达到。根据哮喘病情吸入剂量一般 200~1200μg/d。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停用,序贯应用吸入激素。
引言:只要谈起激素,大部分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水牛背,肥胖,多毛的现象。而且一旦孩子摄入激素,家长就会特别担忧,是否会影响孩子长不高。人们所熟知的激素的副作用,通常就是指口服或者是注射一些糖皮质激素。一般来说,口服一些激素并不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但如果吸入过度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今天小编想分享的话题就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会带来哪些危害?
一、什么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控制气道炎症最好、最有效的药物。一定量的气雾剂,干粉剂以及溶液吸入最佳。使用方法就是,最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一般会量比较大,这样能够迅速的控制哮喘的症状,并且在3~6个月以后会逐渐减少用量,但要维持住最低用量。对于一些季节性的哮喘,可在季节到来时前两周服用,当过后就应当立马停止服药。
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会带来哪些危害?
会促进口咽部的真菌迅速生长,而且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咽部出现鹅口疮的症状。而且这种症状的发病率在13%,原因就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会让吸入的药物,部分沉积在口咽部粘膜中,这样会抑制局部免疫的机制,从而促进真菌生长,引起疾病。而且会导致患者的声音出现嘶哑的状态,因为吸入了糖皮质激素,会直接对声带肌肉有明显的作用,引起肌痛,这样就会减弱声带肌的活动功能,造成声音减弱,声音嘶哑的现象。会造成食管真菌感染,还会对患者的骨质和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这一话题所要表述的内容。
哮喘吸入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但通常需要长期规范吸入才能起到预防作用。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应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随后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季节性哮喘发作,可在预计发作前两到四周开始吸入,规则地、持续地吸入糖皮质激素,目前上市的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三种。
β2受体激动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支气管舒张剂,尤其是气雾吸入,广泛用于治疗哮喘的发作。β2受体激动剂,短效的代表药物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吸入给药,包括气雾剂、干粉剂和雾化溶液,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其平喘作用快,通常数分钟内起效,疗效可维持四到六个小时。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也可作为运动型哮喘的预防药物。
药物过量和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骨骼肌震颤、心率紊乱和低钾血症等,应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每次吸入一百到两百微克,特布他林每次吸入二百五十到五百微克,但不宜长期单一用药。若一天用量超过四次或每月用量大于等于两罐气雾剂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