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链被破坏。大家有没有觉得以前经常在清晨能听到麻雀等鸟类的叫声,而现在呢?上海城市建设虽然注重绿化比例,但由于同时动工的工程建设太多,使得鸟类一时没有栖息地,工程完工后就算建一片大树林也唤不回鸟类,因为鸟的父母早已在上次工程建设时死了。所以谁会考虑动迁还会对鸟产生影响?没有这些鸟类,于是虫子就会成倍增长!这是报应。
2、辐射及环境污染。对于昆虫而言,由于它弱小,所以需要更大的繁殖量来保障。往往辐射等环境污染最容易改写它们的基因,当环境污染杀死了最后一只大型哺乳动物以后,重获新生的是最低等(已变异)的生物。所以在科幻片中经常看到没有生命迹象的土地上发现了很强的病毒、很怪异的植物、以及黑压压数以万计的虫子......
最近如果你要避免这些虫子的困扰,除了注意衣服的颜色外,尽量不要靠近水和草地,最近凉爽的下午5:30将是他们集体出动的大爆发时间。当然我们更要默默祈祷鸟类快飞回来、蝙蝠快繁殖、蛙类快成长(青蛙作用最大)、蜻蜓快出来。如果这些都盼不到,那我们就盼望35摄氏度的夏天快点到来,在索性骄阳似火的夏日里,这些小飞虫不会出来扰民了。或者突然来点冷空气,它们也会立刻死亡。譬如:最近几天,大家可能发现稻飞虱突然就少了很多,因为稻飞虱的寿命只有一周左右,爆发的稻飞虱其实并没有相适应的食物,再加上这几天温差大,突然出现的冷空气加速它们死亡。
蟋蟀、蝉、蚱蜢、螽斯、纺织娘螽斯也叫蝈蝈,又称哥哥,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彩图8)。体长在40毫米左右,通体绿色,品种很多,分布面广。蝈蝈一年一代,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雄虫脱皮后3~10天开始鸣叫,夏日炎炎,蝈蝈常引亢高歌,铿锵有力。天气越热,叫得越欢。谚语说:“蝈蝈叫,夏天到”。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在民间饲养广泛,深得爱好者的青睐。
蝈蝈多见于原野、灌木丛、矮林间,它们常隐伏于草丛或植物茎秆上,极善跳跃,不易捕捉。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断腿逃窜。因此,当你去捕捉时一定要十分小心。
蝈蝈的种类很多,按地域分,南方统称“南哥”,北方称“北哥”。按地区划分,则各地都有各自的称呼。如山东产的称“鲁哥”,北京产的称“燕哥”,山西产的称“晋哥”。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体型健壮,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叫声柔弱。如按它们的体色分,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绿色带白的称“白哥”,或“糙白哥”,紫红如铁者称“铁哥”。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则有“红眼翠哥”,“黑眼铁哥”等。若在野外捕捉的称“野虫”,人工繁育者称“孵虫”或“坊虫”。
纺织娘也称“络纬”或“络纱婆”、“络丝娘”,是早为人们选养观赏的鸣叫昆虫。夏秋季节,它们鸣奏弹唱,传情求爱,十分活跃,是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它与螽斯一样,均属螽斯科。我国主产于江浙两省,福建和山东也多见。纺织娘体型一般较螽斯大,体长在5~7厘米之间。大都通体翠绿,少数黄褐色,偶尔有紫红者。前翅发达长阔,约为腹长的一倍。
纺织娘常见于庄稼地、瓜棚豆架、草丛芦苇之上。白天静伏于是瓜藤枝叶间,每当黄昏降临,它们就开始“纺纱织布”。先奏一段“前奏曲”:“ga-zhi ga-zhi ga-zhi”,连续20多次,然后急转弯奏出主旋律:“zhi……”长音,时轻时重,抑扬顿挫,音高韵长,犹如纺车的转动声。不同品种发出不同的声音,以表明它们各自的身份,是吸引异性前来相会的信号和法宝。个体之间常常会彼此“竞赛”,好比“赛歌会”,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罗曼蒂克”的色彩。聆听这种音乐,会给人带来几分遐想,犹如置身于田园乡野,令人心旷神怡。
如果你想亲自捕捉过把瘾,其实也不难。当夜幕降临以后,手持电筒,循声徐行。到达它的栖身之地时,务必轻移脚步,仔细搜索,直到发现猎物,迅速下手逮住。在手电光的照映下,一般不会逃走。
纺织娘品种的优劣,主要从颜色上区别。细察体色,大致有紫红、淡绿、深绿、枯黄四种。其中紫红色极少见,品质上等,甚是珍贵,俗称“红纱娘”;嫩绿色的“翠娘”也称精品,叫声清脆亮丽;而枯黄色的“黄婆”欠佳,音色差,寿命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