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由母亲自己带,更利于成长
妈妈亲自养育孩子长大,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陪伴,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也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和健康心理的前提。
中国的留守儿童大多有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更是感到十分孤单。赚钱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事,但孩子的长大却在瞬间。
如果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那几年,没有母亲的陪伴,缺失母爱,将是孩子一辈子都难以愈合的伤害。除了母亲的角色,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成长也很重要。所以英国一般都有家庭日,在这天,爸爸什么也不干,就陪伴孩子玩耍、郊游或打橄榄球等。
2、隔代教育爆发矛盾和冲突
时代在发展,年轻人的观念也越发新潮,与老年人的想法肯定有所不同。这时,我们中老年人不妨放一放手,要相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隔代教育,多多少少会引发一些矛盾和冲突。而放手,则不仅减少了这样的矛盾,而且自己也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可以去和朋友聊天、打牌、唱歌、跳舞。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也要多理解自己的父母,毕竟父母都是一片好心,在生活经验上,老人总归比年轻人更丰富一些。
3、外国老人都有晚年计划
中国的老人大多很空虚,有些老人退休后,从充满活力的一个人似乎突然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些甚至一下子得了老人痴呆。
因为退休前,日子推着自己走,而退休后没有了后面“推”的动力,就像个没有方向感的飘零。没有了寄托,这时他们会变得敏感,甚至把自己生命的价值,寄托在年轻人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要性上面来。
而外国老人则自己找乐子,自己安排晚年生活、旅游、写书,甚至只是在社区当义工,料理花园当个勤劳的园丁都能把小日子过得津津有味。
一种文化习惯而已。你喜欢听老外的赞美因为他们赞美的很具体,比如化妆,发夹,肤色,眼睛,鼻子等等。人喜欢具体的赞美。如果一个人说你长的漂亮,你反问哪里漂亮时他说都漂亮,你会觉得对方虚伪,其实他未必虚伪,只是不懂得赞美罢了,说不定他是真的觉得你漂亮,而中国从小到大都没有赞美的环境去训练我们怎么赞美别人。
中国因为上下5000年悠久的历史禁锢了大部分人的思维和习惯,赞美别人也在其中。估计路上100个人都没几个能运用好赞美这个最普通的技能。
自己的幸福一定要自己去追求,外国人讲究实现自的人生价值,无论年龄多大,追求爱的权利不分长幼。大多数欧美国家的人都支持老人再婚,而且因为他们那里的老人和儿女不在一起住,也不会喜欢去带孙子孙女,所以需要有个倍儿,做儿女的都很理解和支持。亚洲人比较在意周围人的舆论和面子问题,觉得老人再婚不够体面,或是有些奇怪,在这方面不够开放。
其实老人的晚年幸福就是做儿女最大的孝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