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刚)
耳叶牛皮消(CywawchmauriculatumRoyleexWight)为萝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别名何首乌、隔山消、万寿竹、飞来鹤、白木香、牛皮冻、羊角藤。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山东,江苏有栽培,以块根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磷脂类及C21甾甙。药理试验证明:白首乌总甙无毒,具补血、补气,抗衰老,降血脂,降胆固醇及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并且对体外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体内试验证实对艾氏实体瘤有一定抑制作用。能调整小鼠因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抑制现象,可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逐步恢复正常。味甘、微苦、性微温。有安神补血,收敛精气,养阴补虚,健脾益气的功能。可用于失眠健忘、神经衰弱、腰膝无力、阳萎、遗精、筋骨不健、消化不良及少白头等一、形态特征
藤长80—100cm,最长可达3m以上,具乳汁,根肥厚块状,类圆形或纺锤形,表面黑褐色,断面色白,含乳汁,淀粉丰富,单株根重可达800g左右。单叶对生,膜质,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顶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全缘。聚伞花序伞房状,腋生,着花约30朵,花萼近5全裂,花冠白色辐射状,5深裂,裂片反折,内面被疏柔毛,副花冠浅杯状,每裂片内中部有三角形舌状鳞片,雄蕊5,花药2,着生于柱头周围,每室具一花粉块,下垂,雌蕊由2个分离心皮组成,柱头圆锥状,顶部二裂。蓇葖果双生,成熟时开裂,长8cm,种子褐色,40—50粒,顶端具白毛(图14—68)。
图14—68 白首乌形态图
1.着花植株 2.块根 3.种子 4.果实
二、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特性
白首乌块根主要在生长后期迅速膨大,从开花末期到枯萎期是根部生长的主要时期。在其地上部枯萎之后,其地下部仍可有少量膨大。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根增重。
(二)开花结实特
性伞房花序,每个花序约含20—30朵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花花期一个月。结实率很低。通风透光不良可引起落花、落果。搭架可使结实率达30%,不搭架基本无结实。其种子繁殖能力较低。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白首乌分布较广,生于林缘及灌丛中或沟边湿地,适应性比较强。
1.温湿度
白首乌块根要求在15℃以上才能萌发,生长最适温度25—30℃,降霜后停止生长。在北京地区根可在地里直接越冬,不需任何防护措施。对湿度的要求,土壤不宜过分湿渍,否则易引起透气不良,导致根腐烂。生长初期土壤含水量20%左右,生长后期含水量15%为宜。
2.通风透光
喜通风和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风条件能防止茎下部叶片脱落而保持其光合功能。通风透光是白首乌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一般不与其它作物间作,更不宜在树荫下种植。
3.肥料
喜生于疏松肥沃的土壤,生长初期需较多的氮磷肥,后期需施一些钾肥,对增产有效。
三、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白首乌结实率很低,而且实生苗非常纤弱,所以一般不用种子繁殖。有人做过扦插试验,取幼嫩枝条在秋季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扦插三年的白首乌不如用块根繁殖一年一收获的产量高。所以现在生产上采取根分段繁殖。一般来说,取粗大的根作种栽,长出的苗比较壮,但比较费栽子,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要二者兼顾,一般选用中等大小(直径1—1.5cm,长6cm左右即可)的栽子为宜。
(二)选地与栽种
一般土壤均可使用,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可春播也可秋播。一般采取春播。南方3月下旬,北方4月中旬播种。行距30—40cm,穴距15—20cm为宜。播种时施一些农家肥做基肥,然后摆上种栽,覆土约3cm压实即可。栽种以后覆盖地膜可提早萌发,延长其生育期,提高产量。尤其在生长季节短的地区,覆盖地膜是一项极好的措施。
(三)田间管理
1.浇水除草
白首乌对水分较敏感,苗期缺水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原因。因而在苗期要给以充足的水分。当苗高5cm左右,松土除草,然后在搭架之前再除一遍草,搭起架之后,随时拔除大的杂草即可。
2.施肥
实行氮、磷、钾肥相结合,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的原则。施肥主要分三个时期。第一次是在苗出齐以后,马上追施一次氮肥,一般在6月中旬,每亩约10kg。当茎蔓生长到6—8节,有3—4个分枝时,施第二次,以促进茎叶生长,常于7月中、下旬,每亩施用750kg左右人畜粪。然后在8月上旬再施一次磷钾肥,每亩施用8—10kg磷酸钾,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可增产20%左右。
3.搭架
为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搭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可用竹杆等支起2—2.5m高的架,可增产10—20%。
(四)虫害及其防治
1.中华萝藦叶甲
(Chrysochus chinensis Baly)
又名中华甘薯叶甲。成虫于5月下旬或6月上旬为害幼苗,使幼苗叶片被吃光,严重影响植株生长。8月后停止为害。防治方法:轮作,忌与萝藦科、马兜铃科、甘薯等作物连茬;收获后冬前翻地,消灭部分越冬幼虫。发生期用5%西维因粉喷于植株和地面,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2.萝藦蚜
(Aphis asclepiadis Fitch)
成、若虫为害嫩梢,数量很多。在寄主根际土缝中越冬。防治方法参见红花。
其它还有红蜘蛛等。
四、采收与加工
(一)采收
栽种的当年秋季,待地上部枯萎后即可起收。白首乌的根形不规则,有的可长达1m,有的类似甘薯,所以起挖时要深一些,以免起收不净,影响产量。
(二)加工
在产区白首乌都是用来生产淀粉。国内各地的首乌炮制均指蓼科的何首乌炮制。目前对白首乌的炮制还没有成熟的方法。现在炮制白首乌的方法是借鉴何首乌的炮制而形成的方法。每100kg白首乌,用黑豆10kg,黄酒10kg。取黑豆加适量水,煮约3小时,熬汁约15kg。豆渣再加水煮2小时,熬汁约10kg,共得黑豆汁25kg。取白首乌块置适当容器内,加入黑豆汁、黄酒搅拌均匀,密封闷约2小时,使汁液基本吸尽,倒入高压缸内,在一定压力下加热约1小时,待稍冷取出(此时汁液已被吸尽)摊晾,再于50℃下烘干即可。
附:青羊参等
在西南部分地区有将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作白首乌应用。同属植物生马牛皮消(C.maximoviczii Pobed.)国内文献曾有记载。上述两种植物均有较大的毒性。另外本属隔山牛皮消〔C.wilfordii(Maxim.)Hemsl.〕和戟叶牛皮消(C.bungei Decne.)可作白首乌应用。五种植物检索表:
1.花开放时,花冠辐射状,裂片不反折,副花冠内无附属物。 2.叶薄纸质,广卵形,副花冠裂片方形或圆形,明显短于合蕊柱, 根呈纺锤形………… 隔山牛皮消C.wilfordii 2.叶薄膜质,卵状披针形, 副花冠杯状,比合蕊柱略长,根常呈圆柱形………… 青羊参C.otophyllum 1.花开放时,花冠裂片反折,副花冠长于合蕊柱,内含舌状片。 3.叶戟形,根常块状,类圆球形…………戟叶牛皮消C.bungei 3.叶广卵形,基部耳状,两耳极内弯,根常呈圆柱形。 4.花序伞房状,花较大,叶片先端短渐尖,广布…………耳叶牛皮C.auriculatim 4.花序伞形,呈圆头状,花较小,叶片先端尾尖状………… 生马牛皮消C.maximoviczii
1.隔山消的功效与作用健脾消食,理气止痛。
2.隔山消主治
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泄挥痢疾等。还可祛风利水。用于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淋浊白带等。
3.隔山消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
主含白薇素、白首乌二苯酮及磷脂类成分等。具有助消化、提高记忆力、抗菌作用。
4.隔山消禁忌
脾胃虚寒且无气滞食积者慎用。
孕妇忌用。儿童慎用。
5.隔山消日常用法
日常用量:6~12g,水煎服。也可研末,1~3g。但本品减量研粉吞服比煎服效果好。外用适量,鲜品捣服。
导读: 与何首乌的区别是什么?很多时候人们以为与何首乌是同一种中药,其实不是的。虽然两者都有首乌两字,但其外观、功效、都有差别。那么,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何首乌:
何首乌药用历史悠久,唐代《何首乌传》记载了何首乌的植物形态,以后历代本草多有记载,与现代药典收载的何首乌来源相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何首乌药材商品多为厚片,外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横切面呈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根据实际观察有的多于11个),即习称的“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以个大、外皮红褐色、体重质坚实、断面显云锦花纹、粉性足者为佳。
生品何首乌与制何首乌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其功效也不相同。生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是除去杂质后洗净、稍浸、润透、切块、干燥,饮片呈不规则的块(有的不经切制直接用片);性味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等功能,用于疮痈、瘰疬、风疹瘙痒、久疟体虚、肠燥便秘等症,用量3~6克。
而制何首乌炮制方法是取何首乌片或块,用黑豆汁拌匀,置非铁质的适宜容器内,炖至汁液吸尽,取出,干燥;或用黑豆汁拌匀后蒸,蒸至内外均呈棕褐色,取出,干燥。北京的方法是用黑豆汁加黄酒蒸,但是现在很少采用这种炮制方法了。
制何首乌呈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厚约l厘米,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制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化浊降脂等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崩漏带下等症,临床也用于血脂异常,或作为抗衰老药物应用,用量为6~12克。
因何首乌含有卵磷脂、蒽醌类衍生物,并含丰富的钙、锌、铁等无机元素,以及氨基酸类化合物等成分,有延缓衰老、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药理作用。生何首乌因含有结合性的蒽醌类衍生物,具有致泻作用,所以临床使用生何首乌较少,而主要应用制何首乌。
白首乌:
与何首乌不同,白首乌别名隔山消、始载于宋代《开宝本草》,是少用中药,在北京等地中医临床基本不用,为萝藦科植物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e exWight或戟叶牛皮消Cynanchum bungei Dee的块根。前者在江苏部分地区应用并有栽培,后者又名“泰山何首乌”,产于山东等地。还有的地区将同属多种植物作为白首乌民间应用。
白首乌药材呈类圆柱形、长纺锤形或纵切的半圆柱形、梭形,外表面淡黄棕色至灰棕色,有明显的纵及横长皮孔;质坚实,断面或切面白色,粉质。需要注意的是,白首乌没有何首乌那样的“云锦花纹”,味初甜后苦。
白首乌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肾、脾、胃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等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阳萎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痈疮肿毒等症,常用量为6~15克。
白首乌即牛皮消中含有较高的磷脂、甾体酯甘、氨基酸等成分,戟叶牛皮消含有甘类、磷脂等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降血脂等药理作用。它的功用与何首乌完全不同,应注意区别。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白首乌与何首乌的区别有哪些了吧,在购买与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哦。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