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以后的难,都是你在学前教育阶段偷过的懒。
想起N年前的一件事。
一对夫妇带着入学不久的孩子要求做智力测试,问其原因,说是孩子上学后因为学习困难,夫妇俩从轮流辅导逐步演变为轮流责骂,老师建议给孩子做智力检查。
检查的结果,孩子智力正常。
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为什么上课坐不住、字写的慢,每天作业磨蹭到深夜呢?
我们来看一下孩子学写字,除了在教室认真听老师讲课外,身体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孩子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首先腰、腹、背部肌肉的力量能够长时间维持身体的平衡,肩部、臂、腕及手部的肌肉能够控制好手臂、手腕及手指运动,这是最基本的生理基础。
对于书写来说,空间概念、认知能力、手眼协调也是必须具备的,另外记忆力、理解力与注意力的发展对学习写字也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些能力呢?是孩子长到学龄期就自然具备的吗?
当我以拧瓶盖为例,讲解拧开瓶盖,需要用到身体哪些肌肉的支持和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完成,以及,拧瓶盖与写字所需要的能力的相似点后,那对夫妇不禁相互埋怨:
“星期天出去玩的时候,他喝水的瓶盖你都帮他拧开……“
”你不是也天天帮他穿衣服、系鞋带吗?……”
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受着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孩子有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有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
比如7、8月龄后的孩子会经常扔东西,常常乐此不疲,非常开心,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初步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手了,这是脑、骨骼、肌肉、以及手、眼协调活动的结果。反复扔物,对于训练眼和手活动的协调能力很有好处,对于听觉、触摸觉的发展,以及手腕、上臂、肩部肌肉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如果家长对宝宝的这种行为及时鼓励,并且能够提供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就会顺利通过这一时期,而宝宝的心智水平也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在孩子的成长中,还会有比如反复撕纸、仿佛不知疲倦地爬行、对于细小物品的抓捏、乐此不疲地玩水、玩沙子、涂涂画画……等等行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在这些行为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顺应养育,不去阻挠孩子的自我成长,那么孩子的注意力会得到提升,体能得到加强,肌肉也会变得强壮,对身体的运用也逐渐灵活、自如,换言之,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
在育儿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及时发现ta的变化,当这些行为出现的时候,尊重孩子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不要试图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ta,而是要给予足够的自主权,给孩子按照生命内在的需求发展的权力。让ta在探索和尝试中去发展自己的能力。
当孩子热中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在学习和探索,在自我成长,不要认为孩子是顽皮,应放手让孩子做自已喜欢做的事,避免干预,并适时予以协助和指导。
如果家长能够以孩子发展为前提,做到不替代成长,孩子能够做的事情都允许ta尝试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专注力、好奇心、探索能力等得到发展,孩子能够充分成长,那么到了学龄期,ta的体能、心智才能具备入学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