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孩子脾气很“犟”,请这样做
在讨论怎么养成孩子的自理能力之前,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3~6岁年龄段的幼儿提出的一些具体的指标和要求:
3~4岁幼儿:能够在大人的帮助或提醒下穿脱衣服和鞋袜,同时,能够把自己用过、看过的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而不是随地乱扔。
4~5岁幼儿:要能够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并且能够自己扣纽扣,同时能做到整理自己的物品,譬如玩过的玩具、弄乱的房间等。
5~6岁幼儿:要能够根据天气的冷热增添衣物,能自己穿鞋子、系鞋带,也要能按照类型,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上述标准,是由许多专家学者在对全国数千名儿童儿童进行调研以后提出来的,反映的是家长对该年龄段孩子的合理期望。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您的孩子没有达到上述的“期望”,您或许应该试着放开手,让孩子体验一下自理的生活啦。
不过,我知道有些家长并不是舍不得放手,而是不知道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所以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方法:
1. 抓住习惯养成的时间段
大量的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在学龄前养成自理的良好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如果您的孩子处于0-6岁,一定可以学会自理的能力,所以家长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教育的机会。
另外,切记不要着急。孩子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的,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还要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做到。
2. 为孩子创造自理的机会
给孩子创造自理的机会,也是在梳理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这是为自己服务的,不是为爸爸妈妈服务的。
比如孩子自己收拾房间以后,不要说“真棒呀,都能帮妈妈做家务了!”,这样会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为了帮助妈妈。我们应该对孩子说“真棒,都能自己收拾房间啦”,让孩子知道,他是房间的主人,收拾房间是为了他自己。
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很重要,有时候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效果截然不同。
点击阅读:换了一种说话的方式,孩子居然就主动想去幼儿园了...
3.营造宽松的氛围,学会耐心等待
大部分妈妈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好不容易才放松自己,愿意呆在一旁看孩子吃饭、穿衣、收拾房间的时候,心里那股想劳动的念头就怎么也压抑不住。
当孩子吃饭弄脏了衣服,当孩子穿衣服慢慢吞吞的,当孩子收拾房间放错了地方...就会认为让孩子自己做还不如亲自动手呢,于是赶紧将孩子在做的事情抢了过来。甚至还会不停的催促孩子、训斥孩子。
在孩子学习自理的过程中,家长一定一定要有耐心,哪怕要花双倍的时间去收拾,也不要为了节约一半的时间去帮孩子做他该做的事情。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宽松和轻松的氛围,同时学会耐心等待,在孩子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给他鼓励,替他加油。
4.教给孩子有效的自理方法
学习的过程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让孩子学会自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孩子自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而家长要做的是帮助他们解决。
比如穿衣服的时候,告诉孩子第一步要分辨衣服的正反第二步是将胳膊伸进袖子,最后在穿上衣服以后将衣服整理的端端正正。
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孩子学的更快,还可以让孩子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喜欢上自己完成一件事。
5.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此在家里,家长就要为孩子树立起榜样来,家长也同样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也要时刻提醒着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理念。
接下来就是不断练习,不断重复,欣喜的看着孩子的自理能力一天天提高啦。一定要反复地练习,因为熟才能生巧,如果今天学会了明天就不练了,那实质上还是不会。同时,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肯定孩子的进步。
蒙台梭利曾说:我们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健康的发展,就要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事,而只有他们自己动手,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