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这个问题想和大家聊聊,“幼小衔接”我们的孩子真正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一、家长的心态
首先是我们自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校不是战场,是孩子学习方法,培养思维的沃土。我们要传达给孩子的信号不是竞争,而是学习如何去融入。
二、孩子的心理
对于小学生活的开启,孩子最不适应的有哪些?主要来自三方面:
1、生活技能欠缺,比如上厕所、绑辫子、倒水、整理书包等,帮助孩子近早学习这些基本技能,独立应对小学生活是第一步;
2、不适应课堂,比如一堂课要坐40分钟,有一些孩子会听听课站起来自顾自玩。有个好方法,可以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跟孩子玩模拟课堂游戏,建立课堂自律意识;
3、社交技能欠缺,比如刚进入小学,身边的同学都不认识,如何跟同学相处,建立友谊?这就需要家长们从幼儿阶段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时常告诉孩子:同学遇到困难,你记得要帮忙哦,渐渐地孩子会从这里发现,帮助他人,自己也会获得快乐。
还有一个小锦囊,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去即将要就读的小学逛一逛,看看学校的操场长什么样,教室里会有些什么,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这些都做好了,孩子的心理建设就差不多了。
三、培养学习能力
当然,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孩子们的学习。这里轻轻敲一下小黑板,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过知识的输入。一些孩子刚入学没多久,就产生了厌学情绪,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来自家长的考试成绩压力,学习时间占据了大部分玩乐时间,玩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高质量的玩胜过低质量的学习。
那么在幼儿阶段,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
1
阅读能力
关于阅读,时常有家长问Deejo,我家孩子现在X个月了,可以开始阅读了吗?
我想统一回答下,借用美国教育家Glem Doman的四句话:“再小的孩子都可以学会阅读,再小的孩子都想要学习阅读,再小的孩子都在学习阅读,再小的小孩都应该学习阅读。”
脸书CEO扎克伯格在给女儿朗读
阅读不一定是从拿着书开始的,可以是街边的广告牌,家里的包装盒,玩具的logo等,往往一些大且醒目的字,会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闪卡就是最好的阅读启蒙工具,颜色鲜艳,图案生动,又有实物联想。它们可以变成孩子的游戏卡和玩具,时不时地拿出来玩一玩。
市面上有一些闪卡已经自成体系了,会配有高频词,以及配合自然拼读的字母音、短元音、长元音的卡片。在趣味阅读的同时,可以学习发音规律,掌握发音技巧。为什么要强调发音呢?对于孩子来说,词汇量的积累是通过生活中的声音与物体间的联系实现的。
闪卡如果有相配套的阅读册,系统的学习高频词、发音、分级阅读,效果会更好。因为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频词的学习非常必要,是孩子独立阅读的关键;而系统的分级读物,可以培养孩子阅读自信心和阅读能力。
2
数学能力
说到数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很多人的数学兴趣被一个谣传戛然而止——数学很难,女生普遍不擅长数学。之后,大部分人就真得坚信自己不喜欢数字,不爱跟数学打交道了。
其实,从幼儿开始,孩子们就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数学能力,比如很小的孩子就懂得利用几何原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站立了,即使他们并不了解其背后的真正意义。所以,千万不要给孩子下定义,保护好孩子的数学天赋。
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数数,比如今天买了几个苹果,宝贝你来数数。这种方法往往效果非常好,因为孩子是喜欢具象视觉学习的。
学习数字1-100,孩子们可能学习1-10非常容易,因为玩法很多,掰手指,数东西,但是10以上就容易搞混了,要找到具象的东西也很难。
我们在给孩子选择教具时,尽可能地选择带有1-100每个数字的学习材料,比如十进制书可以学习数字间的循环规律;
百数表可以具体地呈现每个数字,将数字具象化;
数字卡片可以用于数字接龙等数字入门游戏,帮助孩子们习得数字。
学会了数字,那就要进入真正的数学学习了。很多妈妈们着急孩子进入小学后,数学算得没有别人家的孩子快,让孩子去学珠心算,其实是适得其反的。
这里有两个误区:
1、计算能力不等于数学能力,数学是抽象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简单地背一个口诀就能搞定的。
2、孩子们需要有一个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前期的认知能力培养很关键。
举个例子,计算2+3=5这题入门级运算,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场景,比如一张具象的场景图,2和3是怎么组合的,怎么就变成了5呢?孩子们看到这张图,大概就能理解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