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去玩,她3岁多的儿子看见家里来客人就藏起来了,她妈妈怎么叫他都不出来,后来她妈妈把他抱出来了。他那张羞涩的小脸上,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怯生生地看着我们。不管她妈妈怎么开导,我们是那样地热情与他打招呼,他就是一言不发。他冷漠地望着我们,似乎缺少同龄孩子的活泼。
我们离开他家时,他在妈妈再三请求下才勉强与我们摆摆手,还是用那双大眼睛望着我们,不讲一句话。他妈妈在送我们的路上与我们说:“咱儿子就是害羞,见到生人就躲起来,其实他平时在家话很多的。”
像这样的孩子怎样能让他克服害羞心理,变得自信、从容地与人交流呢?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杰尔姆·卡根估计,大约20%的婴儿生来具有“抑郁性格”。到了大约8周大的时候,这些新生儿表现出对陌生人和高声十分敏感。他们的焦虑表现在心脏跳动加快和大声地哭。卡根说:“这些孩子天生具有某种气质,使他们对任何不熟悉的事物敏感。”
不过,生活经历也会使许多人培养出“抑郁气质”。但害羞不一定是一辈子改不了的性格。卡根说:“人们把脚伸进水中慢慢试探,从而逐渐克服对海洋的恐惧。害羞也一样。你可以逐渐进入各种新场合,直到适应它们。许多害羞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就不再害羞了。”
我把卡根教授的理论告诉了我那位朋友。她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要对儿子采取鼓励的方式进行引导。比如,家里来人,儿子能从自己的小屋里走出来,她就为儿子鼓掌;如果儿子能向客人微笑一下,她就会奖励孩子一颗最爱吃的糖果;如果儿子偶尔能说一句话,等客人走后,她会给儿子讲许多他爱听的故事。同时,这位妈妈也悄悄地与去她家的客人打好招呼,“你们要尽量让我儿子与你们说话。”她也尽量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玩。渐渐地孩子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慢慢地主动地与别人讲话了。妈妈紧缩着的心也轻松了许多。
时隔几个月,我又到她家去玩,她儿子看见我,主动来拉我的手,让我坐到沙发上,给他讲《猫和老鼠》、《小红帽》等故事。听完故事,又拉着我的手,把我带到他的活动室,让我玩他的玩具,还让我与他搭积木。几个月时间,变化竟这么大。她妈妈高兴地说:“谢谢你!卡根教授的理论对我影响很大。”我这才知道,还有我的一点功劳。
原来她儿子很小的时候不这样,尤其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很爱讲话的。带孩子的小阿姨不懂得方法,有时嘲笑她儿子乱讲话:“你瞎讲什么耶!谁能听懂你的话。”就这样,后来他就羞于讲话了,家里来人就藏起来了。
值得庆幸的是,她妈妈很爱听取和吸收别人的意见,善于改变自己,善于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能够不断地接受鼓励和称赞,从而拥有了自信。孩子又不断地像小老鼠在薄冰上试探地走着,充分体会到了自己的勇敢与安全,最后他已充满自信和勇气,克服了见人害羞的心理。
害羞的孩子成年后大多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障碍,如交际能力弱、不善表达、行为孤僻、举止异常等,这些都会妨碍和约束其发展空间,直接影响他们长大后的事业和前程。因此,对于存在害羞心理的孩子,家长要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