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成长中的价值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其身心健康有利,而且,对于孩子未来的生活、学习、劳动、事业发展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孩子全面发展的基础,具有着重要意义。儿童刚刚参与社会生活,从事劳动,各种行为习惯最容易在此期间形成,因为幼儿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大,所以,在这个时候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生活习惯是必要的、可行的。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注意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孩子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孩子未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许多中外成功人士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孩子智力的开发与艺术素质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同样不能忽视。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父母则是对幼儿进行各种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家庭教育开始。父母和教师应抓住习惯培养的最佳期,及早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要十分注意防止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
二、3—6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行为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幼儿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因此从幼儿园起,教师就要开始引导幼儿学习活动地时候注意力集中,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初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结合幼儿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二)言传身教,作出表率
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教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老师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突显了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如:教师看到书架旁掉了很多书,就对正在玩耍的小朋友们说:“你们看,书本都掉在地上了,你们以后是想看干净的书呢还是不干净的书呀?”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把书一本一本地捡起来放回书架里。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小朋友们都很自觉地争着捡书本。
(四)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幼儿的一些习惯是在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对幼儿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用照相机拍照下来,然后在班级的小红花园地里展览。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教师除了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之外,还要适当地鼓励有进步的幼儿,肯定幼儿的进步,使幼儿对自己有信心,这样幼儿良好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五)家园合作,共同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可以制定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运用各种形式,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