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看到一个妈妈问:“我两岁的孩子每次玩积木都不耐烦。几次之后,他退出了游戏,并请他的母亲帮他叠衣服。如果他妈妈不帮他,他就不玩。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在要求父母帮忙的时候,他们应该帮忙吗?”
真是左右为难。帮孩子,怕孩子依赖成瘾,不帮,又怕孩子受挫严重。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帮忙,而且不仅可以帮忙,还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灵感,让孩子掌握更深层次的潜能培养。
挫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历的阶段。孩子只有不断迎接各种挑战和困难,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掌握和突破新的能力。2岁孩子发脾气,受挫,向父母求助。看似很小的生活场景,其实是孩子成长教育不可或缺的体验。
当孩子渴望完成挑战,但又无法独立完成时,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只要你想帮助他们,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美国著名学者Copple和Bredekamp的儿童发展适应性实践理论(DAP)在儿童早期教养指导中的实际应用。列举的场景是我自己和孩子的生活细节,也是我自己的修行。
面对孩子自身能力发展的困难,帮与不帮并没有非黑即白的界限。我们还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角色,叫做“脚手架”支持。
我们给孩子一点帮助,让他们知道我可以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k0/]我身边的父母提供的符合孩子需求的引导,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开发,是长远而深刻的。
“脚手架”支撑,判断介入时机很重要
“脚手架”支撑理论的第一点是:时机。
当我们看到孩子受到挫折,在决定是否帮助他们之前,我们需要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孩子在这个挑战中需要我吗?“此时此刻”是我帮忙的合适时机吗?
我们对时机的反思教会我们学会后退。当孩子迫切希望我们帮忙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的退后一步,先判断时机是否合适。
这里有一个标准供参考:如果是孩子能力范围内的“挑战”,首先要鼓励孩子正面面对问题,积累自己应对挑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孩子能力之外的“挑战”,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比寻找答案本身更重要,因为它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但是如果孩子在反复叠积木,他无法一直保持积木的平衡,也不明白为什么别人盖积木的时候十几块能掉下来,而四五块却全散了,那么这就是我们家长最好的干预时机。我们可以和孩子讨论,“你有什么不明白的?我们可以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困惑的事情看似琐碎,却是孩子突破能力的必经之路。所以,当孩子找不到方向,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家长帮助的最好时机就是和孩子一起体验寻找答案的过程。
孩子的教育不是我们给的越多,孩子吸收的越多。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应该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可以是支持者、引导者、陪伴者,但前提必须是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
只有当孩子的内心是渴望的,是积极想学习的,孩子面临的挑战是在他常规能力之上的,我们才能通过适当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孩子掌握新的能力,最终回归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脚手架”支持,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状态
“脚手架”支撑理论的第二点是:观察。
观察是为了给我们提供一个更自信更舒服的启蒙方法。观察孩子生活的整体环境非常重要。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状态是什么样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和特长。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岁孩子堆木头的过程,你会发现,他可能会选择把积木堆起来,然后推倒,他会因为积木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掉下来而哭泣。
两岁的孩子在堆木头的时候,可能会尝试把木块堆成一排,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别排序,或者按照不同的形状排列。如果这个过程中积木的顺序不令人满意,孩子可能会发脾气。
观察孩子行为模式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孩子需要改进的环节,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孩子能力和技巧的闪光点。
孩子反复叠积木的过程,虽然充满了挫败感,但也是孩子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实验,最终培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2岁多的孩子此刻正在发脾气,但对孩子的安排其实是有新意的。孩子只能叠高,探索纵横排序,按照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分配。这是孩子掌握抽象概念的开始。
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问题是什么,观察这些闪光点,对每个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退一步,观察积累的基本判断,在孩子需要帮助的“关键节点”思考更好的支持,让自己心中有目标,在“脚手架”式指导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脚手架”支持,家长要学会启发式沟通策略
“脚手架”支撑理论的第三点是:启蒙。
抱着“脚手架”的想法去接近孩子,其实有很多沟通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以下沟通方式是我自己的做法。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给孩子加上了自己的话,并做了标记。这些合适的问题都是为了更好的启发孩子。
我们的角色不是为孩子们解决一个问题。
当我们从孩子现有的能力出发,帮助他发现他还能做什么,他的潜力可以在哪里,孩子像海绵一样吸收的特质会让他收获更多,成长更快。
当育儿问题很多的时候,我们会迷茫,也会自信。我们担心做多了会害了孩子,做少了会失去培养孩子的机会。但是,判断时机,观察孩子的状况,或者启发式的沟通策略,都是我们可以做的很好的启蒙方法。
我们可以在孩子茫然无知的时候,引导他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并告诉孩子在努力时的行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存在正在一点一点地影响着对方;
我们可以在孩子没有方向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线索和解决方法;
我们也能在孩子伤心失意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感受情感的漩涡,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最强的情感支持……
这些都可以是父母的角色,但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当我们需要后退的时候,我们应该敢于后退。
探索世界是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的生活。
如果说偶尔的摔跤和挫折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那么让孩子积累失败经验,相信孩子有相应的学习能力,而不是杞人忧天,或许才是我们真正能提供的一种保护。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失败的过程中推导出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毕竟孩子是自己人生的主人,我们的帮助永远应该是理智的,温暖的。“脚手架”父母可以是刚刚好的,也可以是聪明的。
只要你想帮助孩子,你就能找到自己的角色。给孩子适当的脚手架式指导,也是我们家长可以培养的智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