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班回家,儿子就像一只需要喂食的小鸟,我伸开双臂跑过去。我也抱起儿子,亲密地围着转圈。之后儿子一步一步跟着我,嚷嚷着要我陪他玩游戏。我被一个玩具抓在手里,眼睛含着泪让我吹。精致的样子让我母爱爆棚。
突然,这个和谐的画面被婆婆的一句话打破了,“你不回来,木凡可以听话。可以自己玩,自己喝水。一旦回来就不行了。你太娇惯了。”
我马上回应:这叫安全依恋。你得学着点,妈妈!婆婆舔了舔舌头,转身走了。
我们老家当地有句话:孩子见到妈妈,会一直哭。很多孩子在见妈妈,玩游戏,吃饭,甚至穿衣打扮之前,都很听话,很独立。
但是我一看到我妈,马上就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我表现得像个小跟屁虫。
所以身边的人总是说“见不到他妈就没事,见了他妈就哭”。直接质疑我妈教育方式有问题。
我以前觉得这句话很刺耳,尤其是有些婆婆抱着孩子的时候,眼神和气息里充满了骄傲,让我替妈妈们感到委屈:怎么,这是我的孩子。10月份生了宝宝,想尽办法补各种育儿知识养他,他却和别人是好宝宝。当妈妈不会带孩子是真的吗?
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次听到婆婆这么说,心里都很开心。因为我学过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我知道这是我和孩子的“安全依恋”关系正在建立的标志。
2。在心理学上,依恋是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纽带。
而安全依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建议的。熨斗?沃斯设计了陌生情境技术来研究依恋类型,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通过观察多个婴儿的表现,研究人员将母亲与婴儿之间的依恋行为分为三种类型:焦虑回避型、安全感型和抗焦虑型。
第一种焦虑回避型。这种类型的宝宝占20%左右。 当他们的母亲离开时,他们不会表现出紧张和焦虑。当他们的妈妈回来时,他们不会理会,表现出忽视和躲闪等行为。对他们来说,接受母亲的安慰和陌生人的安慰没有区别。
第二种安全型占70%左右。起初,安全的宝宝会和妈妈开心地玩耍;陌生人出现,会有一点警惕,但不会烦躁。当婴儿被留在陌生人身边时,他们会停止玩耍去找妈妈并哭泣。当母亲回来后,他们会更加亲热,热情地与她互动,亲吻拥抱,他们的情绪会很容易得到安抚。
抗焦虑型宝宝占10%左右,这类宝宝表现出强烈的分离焦虑。当他们与母亲分开时,抗拒的婴儿会感到强烈的焦虑,哭泣和难以安抚。当他们的母亲再次回来时,他们一方面会试图联系母亲,但也会对母亲的安慰行为表现出抗拒甚至愤怒。
宝宝各种需求都有。他饿了,尿了,拉了,他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了解哭闹的原因或需求,并及时回应,宝宝就能与父母建立情感依恋。
如果父母长期忽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哭闹不回应,甚至经常打骂,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他会把自己蜷缩起来躲避伤害。
如果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养看法不同,或者情绪多变,一会儿和孩子亲热,一会儿冷落他,或者频繁更换照顾者,孩子就会建立一种焦虑的依恋关系。
3。依恋对孩子能力的发展影响很大。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长试图通过上情商课来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事实上,后天培养对情商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情商的塑造大多来自于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
有安全依恋的孩子自信、安全,很容易建立起成熟的沟通能力,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也比较自在、主动。在青春期,安全依恋的孩子往往逃学、打架等叛逆行为较少,因为他们有更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焦虑——有抵抗依恋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他们在社交生活中经常表现出害羞、焦虑等情绪,经常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有时候他会无缘无故地哭,大吵大闹。这是他的焦虑内化后的行为。因为他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所以他用这种方式来获得关注,得到他们的重视。
焦虑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往往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情绪平静,但内心非常敏感多疑。他们看似对人对事漠不关心,内心却充满需求。出国后行为问题很多,打骂父母,攻击伴侣,欺负弱者。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在这三种关系中,安全依恋是最健康最正常的。安全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因此,他在与人交流时会更加自信,很少害羞,他可以学会如何去爱别人。
4。从心理学上讲,0到3岁是宝宝与父母建立亲密依恋关系的重要阶段。
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就不会与父母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长大了,就不会和父母太亲近了。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叛逆。所以,家长千万不要错过孩子依恋关系的关键期。
关注孩子的需求,及时回应。
依恋的建立需要父母关注孩子的各种情绪表达。婴幼儿经常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应该把手机和电视放在一边,关注孩子的需求。孩子是饿了还是渴了?孩子该不该睡觉?如果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孩子会感到安全和值得信赖。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孩子的哭闹,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建立不安全的依恋。
多陪陪孩子。经常检查自己是否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孩子。没有人能代替父母的陪伴,所以在建立孩子安全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你要尽可能多陪陪孩子。
孩子对父母的情绪非常敏感。当他们的父母开心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会轻松愉快。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做好情绪管理,避免让孩子感染过多的负面情绪。
正视孩子的哭闹。当孩子通过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不要感到厌烦。尽量及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正确的事情。
如果不合理或者超出你的能力范围,坚定的告诉他:爸爸妈妈做不到。然后通过讲道理、转移注意力来避免孩子哭闹。
采用正确的分离方法。在幼儿园门口,经常有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放下,自己偷偷溜走。有的家长三回头,一把鼻涕一把泪。这种错误的离别方式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产生焦虑。
如果要离开,要提前让孩子知道,告诉自己什么时候回来。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回来,跟孩子打声招呼:妈妈回来了!
刚开始,孩子可能会哭,不理解,但几次之后,他的小脑袋里就会形成一个模糊的概念:妈妈会暂时离开,但很快就会回来。慢慢的,他会学会即使舍不得离开妈妈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毫无疑问,相对于避免焦虑和抵抗焦虑,安全依恋是孩子一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影响其学业和职业成就的积极因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